• 筑造“星球工厂”:资本主义的数字转场及其空间赋形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鉴于劳动内构的鲜明空间特性,马克思以“工厂”作为其剩余劳动学说的空间落脚点.随着数字时代的降临,以往主要承载资本主义剩余劳动的实体工厂面临着诸多空间困境,经由数字劳动,资本主义对剩余劳动进行了新的空间赋形.数字劳动分别从空间载体、空间介质、空间生产和空间治理四个方面为资本主义剩余劳动创造了空间便利条件.数字化生存方式进入现实,使得人们在日常的必要劳动之外开始将更多时间贡献给由资本主义主导制造的各类数字平台与数字应用程序,主体人衍化为数字空间中被资本家们监视、规训和控制的无偿劳动者,剩余劳动由此开启了自身的数字转场.数字技术及数字基础设施深刻重塑了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劳动空间和劳动关系的分布,资本主义借助数字劳动在全球建构了一种为其所用和为其所控的“星球工厂”.这种工厂没有地点,因为它无处不在;没有休息日,因为它永不停歇;没有雇佣工人,因为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它的工人.

  • “大一统”视域下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研究——兼论中国古代历史道路的特点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4-12-31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上古中国,长期农业社会、原始血缘关系和公有关系解体的滞后,决定了自耕农经济的“晚出”,和以自耕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早出”。自耕农经济向不同经济形式转变的冲动和不同经济形式的扩张,引发了统一国家与不同经济形式的矛盾斗争。统一国家和自耕农经济预设了地主经济,形成了统一国家、地主经济与自耕农经济对自耕农经济剩余劳动的三元分割。分割三方固定不变,决定了社会性质的稳定;三方各自分割量的经常变化,频繁掀起了历史的波澜。自耕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剩余劳动和自耕农经济剩余劳动的三元分割,是中国古代历史道路特点和秘密的藏踪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