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中,国债收益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仿射期限结构模型拆解我国国债收益率,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的跨国溢出效应及传导渠道。本文发现,美联储前瞻性指引主要通过信号渠道对债券市场的风险中性利率产生显著溢出效应,而常规货币政策的未预期冲击同时通过政策预期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并且在汇率渠道的作用下,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时间节点上,“8·11”汇改前以风险承担渠道为主,收益率的期限溢价部分受美联储未预期货币政策冲击的负向影响,汇改后资产平衡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了一定对冲作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及其组成部分影响均减弱。本文建议,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跨境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响应机制。

  • 宏观审慎政策与曲线全球联动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与现代金融监管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措。施2022年以来,中美利率出现分化,美国利率的上升是否会拉动中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有效性?作为现代金融监管主要内容的宏观审慎政策是否能够削弱这一影响?首先,本文采用时变系数分层因子模型,构建17个发达国家和15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全球联动程度指标,并将国债收益率曲线分解为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进而构建相应的全球联动程度指标。其次,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引入“流动性螺旋”,阐述宏观审慎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联动程度的影响机制。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上述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各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联动性,该联动性既来自预期短期利率的联动性,也来自期限溢价的联动性;随着一国宏观审慎政策收紧,该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的联动程度显著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增强本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使用,有助于更好地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