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与历史之间:孟德斯鸠论现代的“精神”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在当前的国家构建研究中,历史常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变量。然而,当在历史维度下考察国家构建时,人们关心的更多是时间因素,特别是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在相似的时间进程中的构建活动,得出具有普遍性的因果关系判断。与此同时,在涉及自然因素时,作为“载体”的环境是最受瞩目的部分,而西方思想传统中具有规范取向的“自然”理解遭到忽视。本文尝试探讨孟德斯鸠的国家构建思考,希望通过考察自然与历史在孟德斯鸠那里的多维意涵,阐释其眼中的现代国家构建所应坚持的“精神”,以此为当下的国家构建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视野。

  • 当代中国国家基础能力构建的逻辑和过程 (1949—2021)——基于中国海关机构和管理体制变迁的分析

    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 2024-07-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1949 年至今,中国海关机构经历筹设、成立、下放、合并、恢复和升格等过程,海关管理体制经历垂直管理、双重管理和垂直管理的变迁,可分为开创期、萎缩期和强化期,反映中国国家基础能力 (权力) 构建呈现阶段性特征。1949 年至 1955 年,中国国家基础能力迅速增强。此后至 1978 年,中国国家基础能力不断削弱。改革开放成为海关管理体制和机构变革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国家基础能力构建的分水岭。海关管理体制和机构变迁反映中国国家基础能力经历强化、弱化、再强化的过程,也反映中国国家基础能力构建是一个不断探索并逐步走上正轨的过程。中国国家基础能力构建始于反对帝国主义、维护国家主权的大逻辑,一开始总体上是政治经济保卫导向,1978 年后逐步转向发展导向。在此过程中,国家强制性权力和基础性权力的关系逐步趋于平衡。

  • 国家自主性与东南亚现代研究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全球体系中的现代国家,处于国际体系和国内社会的临界点上。国家自主性意味着国家在国际体系中能够根据国家间关系的需要自主行动,而在国内层面能够独立于多元社会群体进行自我决策。现代国家构建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构建的统一。国家自主性是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保障。在东南亚区域内,通过新加坡与菲律宾成对相异个案的比较研究,可以突显出国家自主性与现代国家构建两个层面的关联。具有较强自主性的新加坡有效地推进了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进程。反之,自主性较弱甚或缺失的菲律宾,则在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构建中举步艰难。发展中国家是否拥有适当的国家自主性,直接决定着现代国家构建与治理的成败。

  • 君主官僚制国家、官僚化浪潮和现代国家破晓——秦朝国家形态的内涵、历史定位和世界意义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公正阐释秦朝国家形态的内涵、历史定位和世界意义是进行国家基础理论创新、重建世界政治史的重要途径,也是找回中国在世界中的定位和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秦朝中央集权君主官僚制国家是一种成熟的天下型国家,是古代东方最重要的国家形态,比碎片化的古希腊城邦政治更持久、更具普遍性,也比古罗马更好地处理了直接统治和民族整合问题。它解决了超大规模国家的治理问题,是当时世界并曾长期是世界史上最先进的国家形态,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国家形态和社会治理范式供给。秦朝拥有古代世界最彻底的平民社会,并在世俗化、直接统治、常备军制度、文武关系、国家形态延续性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状态,是世界史上第一波官僚化浪潮最高峰,也是最早翻越国家机器现代化、社会和阶级结构现代化两座珠穆朗玛峰的国家。但秦朝并未完成现代国家构建,仍属古代国家。秦朝国家形态不是中国和世界的负资产,而是世界中国化的起点,深度塑造了世界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