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学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发布时间: 2024-05-07
摘要:当前,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苗头初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历史性机遇,但如何走出低谷尚是难题。在曲折发展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曾也经历了一个陷入低谷并走出的历史过程,大约是自1895年恩格斯逝世至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这25年,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索如何走出低谷的宏大难题。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以更好地理解考察:第一阶段为1895年恩格斯去世至1900年第二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体现为修正主义理论与修正主义实践登堂入室,国际共运陷入低谷;第二阶段为1900年第二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体现为在修正主义道路下第二国际功败垂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由西欧向外转移,国际共运坠入低谷;第三阶段为1915年至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体现为列宁在思想上和实践上创造性开辟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并成立第三国际加以推广,国际共运走出低谷。通过三阶段的历史足以证明道路问题决定国际共运兴衰之变,伯恩施坦的根本性危害在于其开辟的道路混淆、圈定了一整个时期的众多社会主义者,无人能在伯恩施坦所划定出的道路中胜过伯恩施坦,唯有列宁发现伯恩施坦视野外的广阔世界存在“另一条道路”,列宁在思想和实践上主动地将其开拓而出,拯救了工人阶级、拯救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今日,“另一条道路”的历史隐喻对期盼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我们,似乎构成了一种熟悉的新启示。
分类: 政治学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发布时间: 2024-05-08
摘要:2023年外国共产党的实践,展现了共产主义政党的鲜明形象和意识形态属性。多国共产党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回顾历史、激励奋进精神。多国共产党召开党代会等重要会议,为党的发展明确方向和任务。多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各层级选举,努力探索通过制度内选举竞争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多国共产党加强与其他左翼和进步力量的联系沟通,坚持进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及捍卫劳动者权益的斗争。同时,外国共产党间矛盾分歧有所加深,分裂与反分裂两种倾向并存,维护国际团结进入关键期。如何扩大共识、弥合分歧、加强合作,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外国共产党应该深入沟通并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为世界谋大同”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思考,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世界谋大同”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复兴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重要动力;“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必然要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更是中国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世界谋大同”是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现实选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形势,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积极参与到应对共同风险与挑战的事件之中。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近两百年时间,留下大量的原始档案文献。澳大 利亚国家档案馆藏有大量的国际共运档案文献,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且获取便利。 基于档案学视角,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路径明确,内容多、开放程度高,具有 较高的历史价值、应用价值和知识价值。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为我国国际 共运档案建设提供了相关思路,即建设档案数据库、多主体间合作以及促进档案的开 发与利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5-07
摘要:国外共产党人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历史意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各国共产党如何有效克服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作出了贡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认为“两个结合”是一种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本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对于推动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成为引领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向前发展的思想旗帜之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积累经验、主动分享经验,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宝库。
分类: 政治学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发布时间: 2025-03-07
摘要:本文全面深入地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系统梳理其思想派系、政党发展情况,着重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风云人物及其贡献,分析运动面临的当代挑战并展望未来。通过多维度的剖析,呈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全貌,为理解其发展规律和趋势提供丰富视角与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