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论纲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话语体系是推进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抓手。图书馆学话语体系作为以图书馆学为中心的话语结构与功能体,具有规范学科专业交流、维系学科基本建制、塑造学科价值形象的重要作用。目前图书馆学话语体系面临话语主体实力不振、话语内容认知不清、话语方式运用局限、话语效果作用阻滞等关键痛点,亟需在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同义、创新性与传承性的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协调、专业性与延伸性的融合的基础上明确理念指引,通过提炼标志彰显话语特色、学科融合创新话语表达、面向实践优化话语传播、多元融通开拓话语格局等途径推进中国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设。

  • 中国话语体系的要素结构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图书馆学话语体系有着较为复杂的组成要素与结构关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效果等主要部分。话语主体是话语体系中“人”的因素,与话语受众组成图书馆学的说者与听者。图书馆学话语主体包括学者、馆员等个人主体与教研单位、学术组织、图书馆等组织主体。话语内容是话语体系的直接表达与呈现。从形式上看涉及图书馆学术语概念、命题定律、论著语篇,从行为上涉及言说图书馆学的理论内涵、发展行动、价值意义、认同理解、未来愿景等的言语行为,从主题上涉及理论、应用等图书馆学内容。话语方式是话语表达的渠道与途径,分为正式话语方式与非正式话语方式。正式话语方式包括图书馆学论文、著作、报纸、报告等,非正式话语方式包括图书馆学会议、讲座、展览、预印本等。话语效果是在一定话语场范围内话语内容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狭义上是指话语内容对话语主体与话语受众的认知、态度、行动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广义上包括对社会的综合影响。

  • 主体性维度下价值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摘要:通过分析主体的自身结构与外在联系,从主体性维度探讨图书馆学价值:分析其本源所在、关系范畴、存在性质、实践功用等四方面的本质内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本体价值、满足群体需求的自我价值、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价值、满足历史需求的时代价值四层次的结构体系,进而抽取出学术真理、文化育人、知识自由三个价值生成的基本锚点。

  • “先成熟、后整合”: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演化路径及特征研究(定稿预印)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摘要:[目的/意义]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在信息管理领域的形成,经历了“先成熟、后整合”的独特路径,其演化过程和整合特征体现了多学科融合的复杂性和应对信息化、数字化需求的必然性。研究这一演化路径与特征,有助于深化对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的认识,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和比较分析,探讨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二级学科如何在各自成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整合为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并分析该学科在信息化社会中不断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结论]研究揭示了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的形成动因和发展趋势,表明该学科通过多学科融合满足了信息社会的复杂需求,具有系统化、创新性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