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当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学者围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历史发展、客观驱动、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政策解读与理论推演,缺乏对底层理论、历史模式、技术应用及系统性学理性分析的深入探讨。因而,未来需深化数实融合理论机制与践行路径的研究,加强跨行业、跨区域融合实践研究,推进理论成果在技术发展与政策制定中的应用,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效应,构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助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与形成新质生产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7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引。在系统梳理现有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政策体系演变的基础上,阐述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与制度考量、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制度供给缺口以及解决数据要素供给不足的制度探索。完善数字经济相关制度建设能够促进数字技术向实体经济渗透,有利于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基于制度与科技进步互补的技术扩散理论,提出将促进数字技术向实体经济渗透的政策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作为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重点方向。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强化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相关政策设计应聚焦以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数据要素化为基础底座的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幸福感并未随着经济同步提高,这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挑战。首先,基于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以及二者融合发展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均呈倒U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居民幸福感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次,通过分位数回归、门槛效应回归做进一步探究,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居民幸福感越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高其幸福感的作用越明显,与此同时,门槛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幸福感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不同年龄组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再次,使用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认知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中介变量进行机制探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通过提高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认知来提升居民幸福感。最后,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不同类别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男性群体和低教育水平群体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要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数字生态是以数据驱动为内在运行机制,以数字平台为重要运营载体,广泛连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开放性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打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提高数字资源配置效率,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保证,也是推动实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从作用机理来看,数字生态为实数融合提供数字化的资源环境,并通过数字平台赋能多元主体数字能力的提升,从而在其与环境的交互中推动数字化创新。在具体实践层面,数字生态通过产业组织形态的地理与虚拟双重集聚实现空间融合,通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促进业务融合,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创新互动演进促进创新融合。当前,我国实数融合发展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平台生态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数字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需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数深度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实数深度融合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我国数字化生态发生了转变、实体经济具有基础地位和作用、实体经济增强主动融入性、实数深度融合的范围和效应进一步扩大等方面。实数深度融合的理论机制在于: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由实体经济产生,其发展空间和支撑均在于实体经济,并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然而,实数深度融合仍面临“过渡难题”“卡脖子”问题以及数据要素应用基础性和实数深度融合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现实挑战。基于此,应完善促进实数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加大对中小微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发挥新型制度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统筹协调数字平台企业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加强对数据基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和区域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程度持续深化,通过提升企业网络协作效率、丰富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其中对增链力和强链力的影响效应更强。东部地区实数融合对稳链力、强链力和增链力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部地区实数融合对强链力和增链力的提升效果更强;西部地区实数融合则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应健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缩小实数融合的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创新协作和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数实深度融合的本质是生产方式的重构。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制度体系,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前瞻性、适应性调整,有力促进数字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形成大范围、稳定的再生产和积累模式。由于数据要素的基础性作用,数据产权制度无疑是促进数实融合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但对于尚未进行数字化转型、未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而言,要实现对微观主体的持续激励,仍需以构建良性的竞争-合作秩序为导向,在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上进行调整,使数实融合在微观上形成积累-研发的良性循环,在产业层次上形成规模化需求引致多样化创新。而要使数实融合获得持续的数字技术推动力,也需要结合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技术特征,尤其是短周期、嵌套性和生态化的特点,基于构建安全、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这一目的,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性变革。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实体企业的融资效率是衡量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对企业经营具有深远影响。从融资成本、融资收益和融资风险三个方面构建融资效率评估指标,选取 2000—2022 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融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效率,即便在采用工具变量 2SLS、动态面板−系统 GMM 等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人工智能能够通过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东部地区实体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实体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则不明显;根据企业所有制属性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实体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对民营企业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弱。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既是顺应数字时代产业边界日益模糊趋势的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制造业分工深度重塑的有效手段。研究发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服务业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有助于服务业克服鲍莫尔病,防止过度服务导致产业空心化。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把两业融合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予以推进。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两业融合程度相对较低,两业融合生态体系尚未成型。通过两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实力;二是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支持新业态发展;三是构建两业融合的统计制度;四是抓住数字化转型这一关键变量;五是构建有利于两业融合的创新体系。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22
摘要:随着数字化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重大变革。在其研究中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首先分析了数字经济的兴起背景和技术驱动因素,然后从多维视角探讨了两者融合的实践案例,并讨论了在此过程中面临的宏观调控挑战。要实现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众数字素养。最后展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这将为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和进步贡献新动能。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发展实体经济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会展业具有经济聚集的内生效应,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能有效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江西省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江西省重点产业链的展会状况及当地会展产业与重点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据此提出会展产业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策略,以助力江西会展产业发展,并为其他地区会展产业更好地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选取中国2011-2021年221个城市的数据,在利用GMM-SL-SAR-RE模型测度实体经济韧性的基础上,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增强中国的实体经济韧性,且对非省会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韧性强化效应更为明显,充分发挥了“雪中送炭”的职能。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还会通过改善资源错配、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强化实体经济韧性;数字金融不仅能够对实体经济韧性产生“本地效应”,还将通过空间外溢效应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韧性水平,但外溢效应会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在超过660KM 后逐渐消失。在有效的金融监管下,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韧性的强化效应更加明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31
摘要:随着数字化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重大变革。在其研究中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首先分析了数字经济的兴起背景和技术驱动因素,然后从多维视角探讨了两者融合的实践案例,并讨论了在此过程中面临的宏观调控挑战。要实现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众数字素养。最后展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这将为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和进步贡献新动能。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系统,在加快物资周转、促进资源要素流通、优化产业空间、提升消费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物流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经济对物流产业的影响日益显著,成为其塑造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的相关内容以及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其次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最后重点从六个方面提出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建设物流智能化平台、推进物流规划布局、加快国际物流发展步伐等。本文旨在明确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以期为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从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智能化、线上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实体经济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市场经济要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推动数字技术发展为核心,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可以释放市场发展活力,还有利于刺激产业发展业态、激发市场经济新动力。从目前来看,实体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实体企业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创新不足、数字文化意识不足等。基于此,为充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本文拟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创新与数字要素投入;激发实体企业人才创新活力;加强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达到实体经济业务数据化、数据产业化、产业服务化、服务个性化的数字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大数据背景下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金融还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前进。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需求并最终加快实体经济稳步提升一直是金融领域从业人员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金融聚集可以提升金融功能,金融集聚效应通过外部规模效益、网络效益、创新效益、加速技术进步效益、自我强化效益优化了金融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以及资源配置等功能,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白酒产业是贵州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贵州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对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省白酒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贵州省白酒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规模、水平和特色方面的成就,以及面临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在贵州省白酒产业中的应用和价值,如促进产品创新、提高品质、改变营销方式等,并分析了白酒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现状。同时提出了贵州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如2025年产量占全国10%以上,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和集群化发展。最后,呼吁白酒产业尽快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协同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1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的结果,是从微观企业到中观产业再到宏观社会经济三个层面依次递进的过程。作为数实融合的基本单元,实体企业与外部数字环境的交互联结及其内部数字化转型共同构成了微观层面数实融合的主要内容。以实体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字环境三个方面明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微观内涵,从实体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过程、研发创新过程、绿色发展过程和供应链过程五个维度解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微观发展效应。针对效应形成机制和环境制约因素,应加快构建和完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设施生态、产业生态、创新生态、人才生态和治理生态,以生态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数实深度融合的微观发展效应,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话题,关系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也深刻影响看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基于2013一2020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并考察其时空演变特征及省际差异,实证分析各类地区数实融合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数实融合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年均融合水平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但省际差异在不断缩小。(2)相对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最高。(3)数实融合水平的提高能显著促进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其中,数字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此外,数实融合对劳动要素配置的优化作用大于对资本要素配置的优化作用。(4)数实融合水平的提升能显著改善Ⅲ类和IV类地区的要素配置效率,即能显著改善融合度较低省份要素配置效率,但对融合度较高省份的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利用2011-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从投资压力、投资支持力和投资调节力三个维度构建城市区域投资承载力指标,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城市区域投资承载力水平,进而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效率,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区域投资支持力和投资调节力的拉动来实现的。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制造业以及银行业部门、资本市场发展较差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应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打造服务于投资环境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以及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以提升实体经济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