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中国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生育率持续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各项因素在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利用泊松回归分析家庭因素对育龄群体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因素对育龄群体的生育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家庭规模和家庭人均收入对育龄群体的生育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家庭住房面积和兄弟姊妹数量对育龄群体的生育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家庭住房面积和兄弟姊妹数显著提升了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并进一步显著促进该群体的生育行为,即生育意愿作为中介变量促进家庭住房面积和兄弟姊妹数对生育行为的影响;(3)通过分性别、户口和出生队列的分组回归发现,家庭因素对不同组别的育龄群体生育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表现为家庭规模对女性育龄群体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家庭规模和家庭人均收入对农业户口育龄群体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家庭生育代际传递对生育行为的促进作用随出生队列增加而增强。基于此,从积极发挥家庭因素对育龄群体生育的正向效应,努力提升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加强性别平等引导与宣传教育,缩小城乡家庭发展差距等方面提出促进生育率回升的若干建议。
分类: 体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摘要:家庭住址是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治理的首要场域,且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家庭因素错综复杂。为了明确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家庭因素,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影响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家庭因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探索其中的影响机制。运用扎根理论对与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和 46 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探索性分析、演绎、提炼,构建了影响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家庭因素模型。经分析发现:家庭因素包括家长认知转化、家庭赋能、家庭体育文化、家庭环境、家庭社会人口学特征,家长认知转化因素是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内驱力,家庭赋能因素与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分别是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基础和支撑,家庭体育文化和家庭环境分别是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中介因素和诱导因素。基于此演绎出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家庭影响因素的治理框架:家庭赋能作为基础和支撑,纵向整合和横向协同其他各个因素,并通过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在其他几个因素间产生核心效应,形成适宜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家庭住宅内外环境与家庭体育文化,通过家长的认知转化对其青少年子女进行体育文化代际熏陶,最终改善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