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龄化、移动互联网与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人口老龄化引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担忧,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为引导消费、扩大内需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能否缓解上述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具体而言,传统文化和流动性约束等方面的影响会提高老年群体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税收负担、看护机会成本上升等限制了劳动力的消费水平,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家庭养老需求在时间和资金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错配,加之少子化的现状,均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第二,移动互联网通过推动消费理念与时俱进发展和破除经济制约发挥积极作用,显著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负向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负向影响存在移动互联网使用量的地区异质性和城乡异质性,在低使用量地区大于高使用量地区,在乡村地区大于城镇地区。因而,应因地制宜提升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以挖掘消费者内需,做好“互联网+”的文章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推动产品市场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消费者高水平、多样化的需求。

  • 数字普惠金融对全国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基于2013—2022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数字普惠金融与我国居民消费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理展开了深入探讨。为了进一步阐释数字普惠金融在刺激居民消费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本文引入了中介变量可支配收入,并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深入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不断推广与完善,在推动居民消费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第二,从各个子维度来看,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使用深度次之,而覆盖广度相对贡献最小;第三,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推动作用中,可支配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理论辨识与实证检验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8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农业生产信息化与智能化生产条件下衍生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对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机制模型、调节机制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了共同富裕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等手段间接推动共同富裕。调节效应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调节间接抑制共同富裕,通过农村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调节间接推动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均正向影响共同富裕水平,就影响力度而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正向赋能作用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增强。据此,本文提出要加快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纵深发展、为共同富裕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以及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的方式提出完善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形成机制。

    同行评议状态: 评论中
  • 数字普惠金融对山东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调控方法。本文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山东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回归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山东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该模型中发挥中介作用,以期为促进消费,缓解内需不足的问题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