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2-23 合作期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兵工厂发轫于井冈山,从修械所、军械处到小型、中型、大型兵工厂,始终伴随红军的发展壮大进程。这些兵工厂在敌人严密封锁、艰苦转战的环境中不断探索,较好地解决了人才、技术、设备、原材料短缺等问题,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现了一些关键技术、设备、工艺从无到有的突破,技术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革命战争的应急需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工业探索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鉴于劳动内构的鲜明空间特性,马克思以“工厂”作为其剩余劳动学说的空间落脚点.随着数字时代的降临,以往主要承载资本主义剩余劳动的实体工厂面临着诸多空间困境,经由数字劳动,资本主义对剩余劳动进行了新的空间赋形.数字劳动分别从空间载体、空间介质、空间生产和空间治理四个方面为资本主义剩余劳动创造了空间便利条件.数字化生存方式进入现实,使得人们在日常的必要劳动之外开始将更多时间贡献给由资本主义主导制造的各类数字平台与数字应用程序,主体人衍化为数字空间中被资本家们监视、规训和控制的无偿劳动者,剩余劳动由此开启了自身的数字转场.数字技术及数字基础设施深刻重塑了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劳动空间和劳动关系的分布,资本主义借助数字劳动在全球建构了一种为其所用和为其所控的“星球工厂”.这种工厂没有地点,因为它无处不在;没有休息日,因为它永不停歇;没有雇佣工人,因为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它的工人.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其政策环境、发展目标,以及驱动因素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社区工厂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以列斐伏尔社会空间理论为基础,提出“物理-社会-文化-心理”四重空间分析框架,对陕西Z县社区工厂不同历史阶段的空间实践进行深度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其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脱贫攻坚时期,社区工厂通过综合利用四重空间,在激发经济效益、实现关系联结、彰显价值引导和凝聚主体动力中找到了多元化发展路径,发挥了就业保障的社会功效。但在目前阶段,社区工厂面临着空间分离、断裂、失衡等发展困境,亟需通过统合多重空间类型、再造空间联结机制、把控空间发展重心等空间整合手段,推动社区工厂转型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06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中国创造浪潮正推动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园区快速扩张,产业园区规划正面临生产逻辑、人本逻辑和产城逻辑等一系列新转变和新需求,亟须探索制造创新空间规划的新路径。以常州两湖创新区金坛片区规划实践为例,探索了不同逻辑演进下的制造空间新需求,以制造创新高度融合的超级母工厂为核心构建智造创新生态圈,以支撑创新为导向构建多样产城融合圈,以蓝领工程师城镇化为目标构建园区梯级生活圈,实现新型制造园区规划转型,可为其他新兴工业城市智造创新空间的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