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的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将动态能力细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探讨其中介效应,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可靠;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且三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市场化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动态能力、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明确启示。

  • 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文章以我国2011-2018 年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而且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作用越显著;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小规模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究结论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 绿色金融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引导企业提高碳信息透明度,降低环境信息不对称,是有序推进“3060”双碳目标进程中需解决的重要任务。以2013一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文本词频统计分析,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强制性压力的绿色金融能发挥环境规制功能,绿色金融发展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披露更高质量碳信息;同时较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有利于提高绿色金融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作为规范性压力的公众环境关注亦能促使企业披露高质量的碳信息,并且弱化绿色金融的环境规制功能,即公众环境关注对绿色金融存在替代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国有企业和面临高融资约束企业中,绿色金融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并且绿色金融主要促进了企业碳减排规划信息和碳减排行动信息的披露质量,对企业碳减排监督信息的披露影响并不明显。如此,协调发挥多方力量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励企业披露高质量碳信息,研究结论为碳排放监管政策制定、推动企业参与碳减排实践提供了借鉴。

  • 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吗?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对产业链韧性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从要素市场化和降低交易成本两大视角探讨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产业链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2002—2020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测度产业链韧性,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整体上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呈现非线性的马鞍型关系;要素市场化程度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韧性提升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市场渠道性交易成本和融资性交易成本对产业链韧性发挥作用,而监督性交易成本暂无作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韧性之间的马鞍型关系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链和产业链韧性不同维度均表现出异质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要素市场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 新时代对口支援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上市公司异地投资的微观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对口支援作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显著促进支援地企业向结对城市投资,有助于突破资本流动的“卢卡斯之谜”;该效应在国有企业、受援地市场化程度较低和结对城市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时更显著;对口支援政策通过传递制度压力、降低企业在受援地的投资成本、提升企业对受援地的信息和资源获取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口支援下企业异地投资能够提升受援地和支援企业发展质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对口支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提供证据,也为深化新时代对口支援政策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启示。

  • ESG信息披露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吗? ——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财务作用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基于2010-2022 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 FSG评级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 ESG 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EG 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且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抑制企业短视、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是ESG 信息披露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有效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ESG 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水平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在实践层面为构建与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