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河南社会科学》
摘要:塔斯基在论文《论逻辑后承概念》中以逻辑后承的两个直观考虑为出发点,基于满足等语义概念给出了逻辑后承语义定义,并认为这一定义与逻辑后承的通常用法相一致。然而,埃切门迪却批评塔斯基的语义定义在概念上未把握住逻辑后承的必然性,因而与通常的逻辑后承概念不一致。埃切门迪的批评在学界引起广泛讨论,其中,吉拉·谢尔独创性地以逻辑性完善了塔斯基逻辑后承语义定义,并在为逻辑性提供同构不变标准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彻底、深刻地反驳了埃切门迪的批评,在逻辑和哲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构成了一种社会形态,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果将其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联系起来的话,就会发现它是在对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的否定中生成的。风险社会中的行动将面临许多根本性的哲学观念变革的问题,其中,关于必然性、偶然性这对哲学概念的认识,对于构建风险社会中的行动模式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工业社会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已经形成了基于必然性行动的共识,但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必然性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涌现了出来,致使人们需要将行动方式调整到基于偶然性行动上来。风险社会中的行动在性质上属于合作行动,在形式上更多地表现为应急响应式的即时行动,行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中共党史前史的历史书写有一个由近而远的变化过程,即从五四运动写起到从辛亥革命写起再到从鸦片战争写起。时代越后,中共党史前史书写的时间越长、范围也越广。中国共产党对中共党史前史的书写不仅受到政治的影响,而且受到政治家的影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论证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发布时间: 2025-03-0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逻辑必然性作为哲学逻辑的核心议题,既关涉逻辑真理在所有可能情境下的普遍有效性,又涉及对其先验本质的深层探讨。在逻辑例外论与反例外论的争论中,规范性与先验性成为关键分歧。逻辑例外论将逻辑必然性视为独立于经验的先验存在,而逻辑反例外论则主张逻辑理论与科学理论共享经验验证的标准。尽管二者在立场上存在分歧,但实际上分别强调了逻辑必然性的不同侧面。逻辑必然性不仅体现于元逻辑层面的统一性上,也贯穿于不同逻辑公理系统的具体实践中,各系统基于其形而上学假设展现了逻辑必然性在多样语境中的应用。尽管逻辑理论表现出多元性,但这种多元性并未削弱逻辑的规范性与先验性,而是在元逻辑层面的统一性中得以协调,进一步彰显逻辑必然性如何在多样性中保持其先验本质与内在一致性。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4-23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偶然性从起初的日常话语到成为哲学话语,后来进一步演变成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其发展转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为正确认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科学范式和正确路径,其偶然性思想也呈现为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偶然性思想的经典之作,文章基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从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重思马克思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关系中考察偶然性的思想,有助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正确理解偶然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