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我国服务消费在市场规模、发展结构、载体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作出重要贡献。加快实现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可从优化发展条件、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强服务发展动能、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加以推进,为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过去10年,我国线上消费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迸发出极大的创新活力,释放了强大的消费引领和促进动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层次丰富、品种多样的消费选择,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从全面小康向更高目标迈进。线上消费具有促进总消费规模增长的新增效应,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当前,我国居民每增加1元线上消费,带动总消费增长0.36元,新增效应处于趋势性回升阶段,在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及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更为突出。下一步,建议乘势而上,进一步鼓励和促进线上消费创新发展,持续放大线上消费的新增效应,为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注入更强劲和更持久动能。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2-18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最有效的工具,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手段。多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市场消费疲软、投资不足、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针对目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前期降息降准政策基础上,出台更加积极、靶向更加精准的增量货币政策,加强与财政政策的相互协调,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为促进经济稳定回升和持续向好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战略倍增选择。从动态演进的视角看,“需求-创新”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实施基于扩大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探索这一良性互动机制提供了现实基础。要依托国内市场高水平“引进来”,背靠国内市场大规模地“走出去”,在开放中实施基于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9-10
摘要: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党中央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推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石家庄市围绕建设京津冀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消费升级,构建消费新场景,打造繁华商圈,提升城市品质。虽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地理位置因素制约、消费主题定位不准、文化资源保护不足、开发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等问题,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标,向先进学习,弥补不足,在借鉴其成就亮点和特色打法基础上,大力实施消费新场景建设,实施消费创新融合,畅通现代物流体系,打造石家庄市文化特色和消费品牌IP,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多方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整改规划、政策支持、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各方职权,优化职能结构,防止政出多门,破除制约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因素。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1
摘要: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党中央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推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石家庄市围绕建设京津冀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消费升级,构建消费新场景,打造繁华商圈,提升城市品质。虽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地理位置因素制约、消费主题定位不准、文化资源保护不足、开发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等问题,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标,向先进学习,弥补不足,在借鉴其成就亮点和特色打法基础上,大力实施消费新场景建设,实施消费创新融合,畅通现代物流体系,打造石家庄市文化特色和消费品牌IP,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多方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整改规划、政策支持、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各方职权,优化职能结构,防止政出多门,破除制约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因素。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13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0个地区2008-2021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与创新发展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动态面板与 PSTR模型实证分析扩大内需、创新发展能力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扩大内需与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均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手段,但南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差异也造成创新发展能力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在南方地区相对更加明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化推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化水平、外资水平与扩大内需、创新发展能力产生的联动效应能够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进程;扩大内需不仅能通过提高创新发展能力间接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而且二者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增强创新发展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驱动效应:扩大内需、创新发展能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存有非线性关系,作用效果会受到转换变量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化水平、外资水平的影响。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消费经济》
摘要: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要求,是制约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新质生产力作用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在生产环节升级消费对象、在分配环节升级消费主体、在交换环节升级消费方式,促进消费提质增量。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指导,以“斯密-杨格"定理为参照,提出了一个“技术一分工一消费一市场”分析框架,厘清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消费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此,探讨新质生产力“四新”合力赋能消费升级的作用路径:新技术推动分工发展催生新产业,实现消费品增量提质、培育新质消费力;新产业创新消费场景构成新模式,打造首发经济、人文经济、绿色消费、“人工智能+”等新型消费:新模式扩大市场规模孕育新动能,引起新一轮生产力与消费力互动升级,长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正在深度调整,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市场需求有待提振,稳增长需要持续发力。党中央多次都强调要不断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各部委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稳定经济增长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点。本文基于内循环视域进行分析,研究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探究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实现良性内循环的有效对策,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仅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消费是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务,也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过程中,我国不断提升供给质量水平,同时,新业态、新格局的形成,也催生了新的消费热点。在不断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入科技、数据元素,提振消费值得深思。通过大量调研,本文对苏州吴江区域范围内的居民收支及消费意愿、生产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目前区域内消费动力未得到完全释放的根源,从而结合吴江地方特色,在传统吴文化背景下与现代消费理念相融合,以期提振区域内消费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