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以人才培养作为关键支撑、以科学的政策安排作为重要保障。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数字技术得以迅猛发展、数据面临隐私和安全保护问题、就业结构受到冲击、数字鸿沟以及全球化竞争加剧等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制度设计带来挑战。这对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新要求。首先,需要完善自主创新体系、革新科创体制以及配套发展新型生产关系,催生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动力作用。其次,需要创新教育制度和人力资本制度,为新质生产力匹配数智化新型劳动者,充分发挥人才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支撑作用。最后,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分配制度、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要素活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政策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向,为此国家作出了二者有效衔接的重大制度安排。党中央和国务院作为顶层设计的谋划者,通过规范性的政策文件、中央及全国性会议、领导考察讲话,不断强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作出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工作安排。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和智库专家作为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和现实实践的观察者,以报刊媒体为载体,具体解读顶层话语,并以实践经验提供现实反馈。学术研究者作为理论阐释者和建言献策者,以学术文章为阵地,深刻剖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提出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议题之下,我国的顶层谋划已初步构建完成,并在基层实践和学理诠释两大方面取得了丰富的讨论成果,三者之间互相形塑,在设计与执行、理论与现实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目前在顶层设计上已经回答了关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宏观层面)的问题,后续的讨论应转向构建“小衔接”之上的中国特色“大转型”理论和可操作性的微观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