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低保制度作为兜底性民生保障体系,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但其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救助不足”和“泛福利化”并存的两难困境。其中,覆盖面窄、救助保障力度较低和赋能缺位是低保救助不足的典型表现。而泛福利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救助资源的叠加和福利捆绑。从制度嵌入的理论视角来看,制度化救助体系的内生简约特性与复杂贫困问题之间的张力是诱发低保制度异化的内在动因。以收入贫困为核心的低保认定标准、“保生存”的制度路径依赖与政策执行偏差三个特征互相形塑,诱发了制度偏差。打破低保制度的两难困境需要通过“软环境”加“柔制度”建设进行制度重塑,实现合理提标和扩围;同时,聚焦“分层分类化”救助,为低保制度松绑;政策执行应注重精准性和自主性相结合,促进低保制度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