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时代意蕴、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7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思政是数字中国建设在教育领域提出的重要课题,是教育数字化战略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精准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推进数字思政建设在认知层面存在对数字思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问题认识不足的新问题,在技术层面存在数字技术的双重性给数字思政带来的新挑战,在实践层面存在技术引领创新与实践机制滞后的新矛盾。高校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主动破解困境、寻求突破。在认知层面,将数字思维融入“大思政”育人新格局。要积极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准确把握数字思政的科学内涵;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着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需求。在技术层面,形塑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育人新生态。要准确把握数据价值,破除数字崇拜;要夯实价值根基,构建育人新生态。在实践层面,构建多元协同和智能高效的育人新模式。要在坚持多元协同育人格局、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共享数据治理体系、打造高质量育人新平台、提升育人主体数字能力方面持续发力。未来,高校要厘清教育数字化改革需求,努力将数字技术带来的环境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助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 高校空间的建构逻辑、运行机理与强化策略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同时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长期以来,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课堂形式单一、内容传播效率低、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够深入等现实困境。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字思政空间的提出与构建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数字思政空间作为一种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而建构的新型教育场域,打破了传统教育场所的时空局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集成化、传播方式的智能化、教学场景的虚实结合与育人效果的深度提升。必须优化技术基础夯实数字思政空间运行的硬件根基;创新叙事方式看力提升内容表达的吸引力与亲和力;创设多样情境增强学生在数字思政空间中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开放共享、共建共治的数字思政空间生态,以期为高校数字思政空间的实践构建提供可行的路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