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物流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2012一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物流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物流发展水平,采用区位熵法测度制造业集聚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物流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物流对制造业集聚有显著作用,其作用在东部地区和数字物流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通过机制分析发现,劳动力集聚程度和劳动力创新能力是数字物流促进制造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劳动力自由流动则会抑制制造业集聚。因此,要加快深化数字物流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要促进人力资本的良序发展以及立足数字物流地区异质性,推动地区协调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数字化时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及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因交通运输排放二氧化碳给环境带来一定压力,如何有效协调三者平衡发展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一2018年的数据,构建数字物流、区域经济、碳环境治理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首先测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耦合协调度,其次对耦合协调度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再次以耦合协调度为被解释变量,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将人均可支配收入替换为人均GDP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各省耦合协调度集中在[0.2,0.9]之间,地区间的发展存在差异,且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的集聚性;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最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最小。因此,从提高各区域整体协调水平和减小各省协调水平差异来加强数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区域协同机制。具体地,运用大数据技术使其数据库与车辆联网数据库实现共享;进一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本省独有的数字物流发展模式;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要打破地域限制,带动全国各省数字物流、区域经济与碳环境治理的优质协调;地方政府应助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并定期对其城市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以实现数字物流、区域经济与碳环境治理的优质协调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物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面挑战,新质生产力成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物流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逻辑和路径有助于推动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物流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的逻辑机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均以数据资源要素为核心纽带、以新模式新业态为表现形式、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趋势;二是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数字物流发展的重要动力,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为物流业提供增量的新方向,绿色低碳提升物流社会价值;三是数字物流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促进技术创新,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促进新要素双向流动。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面临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一是数字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复合型人才匮乏;二是行业组织架构运行难度大,物流市场大而不强;三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滞后,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四是数据安全风险高,跨境数字物流发展受限。因此,应夯实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加强数字物流人才培养;加强经济建设,组建数字物流产业联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数字物流经济生态圈;构建开放格局,打造高水平跨境数字物流。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以较强的渗透力和融合力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重构产业生态,催生新兴业态。平台经济运用数字技术促成多方供求交易,促进商品、服务和信息交换,赋能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的组织形态和市场运作模式。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基础。跨地域的市场交易需要通过物流体系联结,传统物流体系经过数字技术赋能后转型升级为数字物流系统。基于2013一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以数字物流为中介,实证分析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观察期内,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产业兴旺水平显著提高,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具有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物流在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发展数字物流是释放平台经济发展红利的重要机制。数字物流对平台经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数字物流基础发展阶段,其影响逐步显现,但由于发展水平较低,该影响的进一步发挥存在一定限制;随着数字物流突破第一门槛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其影响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增特征;随着数字物流跨过第二门槛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其影响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产业融合三个维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在三个维度中,平台经济对农村产业经营的影响最大;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最大,在东部地区次之,在中部地区不显著。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应在推动乡村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乡村数字物流建设,并使之与平台经济发展协同匹配,进而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多层次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物流研究》
摘要:对数字物流的内涵进行界定,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从物流能力、信息化水平、数字交易水平三个维度完整构建了数字物流指数评价体系。进而,基于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测算了我国2015一2020年的数字物流指数,以及省际数字物流年平均指数,并将所得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证检验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物流研究》
摘要:对数字物流的内涵进行界定,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从物流能力、信息化水平、数字交易水平三个维度完整构建了数字物流指数评价体系。进而,基于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別测算了我国2015-2020年的数字物流指数,以及省际数字物流年平均指数,并将所得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证检验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数字技术对碳减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究数字物流提升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机制及影响效应,对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14一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测度数字物流发展水平及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物流提升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促进效应在综合发展规模较高、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更加显著。信息化能力和能源强度在数字物流影响物流业碳排放效率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数字物流发展使信息渠道更加畅通,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高能源要素边际替代率,促进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交通运输压力在数字物流提升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过程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地区交通运输压力由弱变强,数字物流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据此,提出激发数字物流节能减排活力、提升区域信息化能力等建议,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在社会经济全面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从物流碳生产率视角探究数字物流赋能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效应意义重大。基于2015一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CRITIC-G1-Bonferroni算子,分别对各地区数字物流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进而以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对数字物流、物流碳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物流以非线性递增的态势显著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且在东部、东北地区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其中,物流碳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物流释放可持续发展红利的重要机制。同时,数字物流对可持续发展还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其对地区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带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随着传统产业全面数字化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断加深,该溢出效应变得愈加显著,从而带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均衡提升。为了巩固数字物流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红利优势,首先要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物流数字化转型,建设共享的物流平台和基础设施,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形成开放统一的物流市场,并通过设立管理部门制定并监督低碳环保标准。此外,应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地区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和技术,优化物流网络,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新时期背景下,交通物流运输作为连接各个经济节点的重要纽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发显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对交通物流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物流运输体系,才能更好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匹配。交通运输体系的滞后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紧密相连,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实现与交通物流运输体系的协同发展。基于此,首先,本文提出新时期背景下交通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其次,从三方面分析新时期背景下交通物流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重点从智慧物流、数字物流、即时物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整合农业供应链六个方面分析新时期背景下交通物流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不断加强区域间交通物流运输的协作与协调,推动形成绿色高效的区域物流网络,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