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 意义]农民数字素养的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是开展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估的重要基础,对于进行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培训,推动农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 过程]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能力 +素质”的视角,对农民数字素养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比较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数字素养框架,从“维度 - 层级”视角下,构建了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结果 / 结论]该框架包括农民数字意识、数字操作、数字信息、数字社交、数字创新、数字安全、数字应用、职业相关技能 8 个核心维度,内含基础、中级、高级 3 个数字素养层级。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可为相关政策和评估量表的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的更新,以及农民自身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指导。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摘要:[目的/意义]为有效提高智慧图书馆的数字素养教育功能,本研究提出数字素养图式这一理论体系。[方法/过程]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数字素养的内涵,借鉴图式理论, 提出“数字素养图式”这一概念,从知识创新、方法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等4个方面阐述数字素养图式的建构策略。[结果/结论]研究认为,数字素养是由数字知识素养、数字能力素养和数字文化素养构成的生长着的有机体,数字素养图式是由三个层面九个要素构成的动态框架,数字素养图式的建构过程即数字素养的提升过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需兼顾知识普及和技能培养,满足不同背景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以弥合“认知鸿沟”和“使用鸿沟”。[方法/过程]以南京大学“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应用探索”课程为例,提出“知识-技能”导航的课程框架,设计基础认知、核心理解、工具应用到创新开发4 个层次,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结合在线资源与实验设备,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结果/结论]基于“知识-技能”导航的课程框架能够系统提升学习者的人工智能素养,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实现普适性与个性化并重,为高校开展人工智能素养通识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