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的理论根基与实践准备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5-07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性问题,是中国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后所提出的又一大全球性倡议。该倡议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逐步成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等主张日渐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展现出其世界意义的理论厚土之上,是在一系列以“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代表的具体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后,对世界做出的郑重号召。需不断把握并丰富全球文明倡议的基本特征,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 践行全球的文明传播思考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首先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的传播。全球文明倡议的传播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国际传播层面,而要提升到文明传播层面。从文明传播层面来看,全球文明倡议的传播面临着西方由一元文明观、西方中心历史叙事、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所构成的话语霸权和成熟的传播模式带来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通过构建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和探索新的文明传播模式等关键步骤来建立全球文明倡议的文明传播机制。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成功是推进这种文明传播机制建设的根本保障。

  • “三大全球倡议”的传统文化意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三大全球倡议”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聚焦发展、安全、文明等人类前途命运提出的重大创举,其根植于中华文明,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大支柱,共同引领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三大全球倡议”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包容性等特质,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范式。

  • 全球:跨文化对话困境的破解之道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世界文明发展史证明,融通并进始终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主旋律,人类文明完全可以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碰撞相融、和谐共生,文明的进步发展需要在跨文化对话中汲取养分,实现自我更新。跨文化对话也是人类历史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其不仅是各民族文化和传统共存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最佳选择,然而其中也存在重重困境。本文试图以全球文明倡议为主题提出破解跨文化对话困境的可能之方。本文首先在全球文明倡议内蕴的多元视域下充分挖掘跨文化对话的堵点所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顽疾、“普世价值”的思想藩篱、西化主义下的自我遮蔽及单边主义的逆势而归。其次阐释了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这是跨文化对话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价值基础与价值原则;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不同文明自身的发展提供总的原则与指导方针;拓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人类文明指明发展方向,描绘进步路径。最后以四个共同倡导的新理念来一一回应跨文化对话的种种困境:坚持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原则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打破对话失衡困境;坚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知,破解对话失灵困境;坚持通过传承和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破解对话失语困境;坚持以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打破对话失效困境。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地生根能够促进文明在多极化发展中坚持平等相待,在共同价值弘扬中坚持文明互鉴,在文明传承与创新中坚持全面对话,在交流对话中坚持和谐共生,最终推动各文明在多元互补共塑中共同成就一个全人类所期待的多元的对话世界。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下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作为全球文明倡议中的第一个“共同倡导”,其所涉及的是对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一规律所应采取的态度。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各种版本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话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中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世界文明新秩序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出场逻辑与时代语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全新交往范式。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不仅是对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积极回应,更是为破解当代世界文明格局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回应“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所提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