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音乐学 发布时间: 2024-05-30
摘要:中文《国际歌》在国内的传唱并非始于党史和音乐史学界公认的1923年三大闭幕之后,瞿秋白译配发表之前的几种译本也并非之前公认的那样没有传唱。就目前容易查找到的史料来说,1922年11月,何孟雄在北京《晨报》上记述了北大举行的苏俄纪念会上程某唱第三国际的歌,即中文版《国际歌》,而同时苏俄远东共和国驻北京使馆和越飞使团的到来,也推动了《国际歌》的汉译。1922年夏天,四大代表阮章在唐山向其广东同乡为主的工会骨干教唱。1922年,仅就歌词来说,已知的1920年产生的三种《国际歌》译本甚至瞿秋白的译本都有可能在北京党团员、唐山铁路工人中唱响,甚至可能存在传说中的李大钊译本。由于1922年尚处于《国际歌》的早期传播阶段,工运工作处于起步期,对政治性歌咏的重视刚刚开始,译配质量不高,传播力弱,影响有限,加之很快被后来不断迭代的新译配取代,当事人和历史叙述者普遍忽略和遗忘了1922年的《国际歌》传唱版本和传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