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1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章以“智慧法院”建设为背景,从基本概念、面临挑战、政策要求三大方面分析了法 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背景,基于法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助力提升审判质量与效率、倒逼审判 工作流程规范化、提升诉讼档案服务社会的高效性与便捷性等多项意义,可以通过系统衔接、环境设 施完善、资源挖掘、安全保障、多方联动五条路径,为智慧法院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以 达到法院档案开发与利用的目的,助力法院业务开展与司法体系建设。

  • ChatGPT赋能建设:机遇、挑战和规制

    分类: 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7-08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海量的数据、优质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支撑下能够实现多项技术赋能。但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能够适用到智慧司法领域,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其嵌入,尤其是该项技术在赋能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的边界如何,这对于深层次建设智慧法院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审判活动的智能化运用,可促进可视正义的实现;通过诉讼服务的可及性,可实现司法为民理念;通过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可实现能动司法目标。然而,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带来上述诸多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具体可以划分为由数据“幻觉性”引发的一般风险、由技术垄断性导致的重要风险以及由数据不可控产生的核心风险。对这些风险,应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采取相应的规制路径:可以通过对训练数据库的标准化构建以实现数据的“幻觉性” 规制,通过辅助性原则的引入而实现技术规制,通过对服务提供者科加义务以实现对数据不可控的数据规制。即运用数据“幻觉性”规制、技术规制与数据规制,实现对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的一般风险、重要风险与核心风险的防范,以期完成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智慧法庭建设的风险最小化与技术赋能最大化,最终实现该项技术高质量赋能智慧法院建设。

  • 背景下刑事在线诉讼证据规则的发展面向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7-09

    摘要:在线诉讼作为互联网技术与司法审判深度耦合的最新产物,是数字司法时代实现智慧法院建设的必经之路。从司法定位层面,刑事在线诉讼并非对传统线下诉讼的补充,而具有独立的司法价值。从基本模式角度,在线诉讼主要包括在线同步诉讼和在线异步诉讼两种模式。因刑事在线诉讼证据的配套审查判断规则有待建构,现有的司法实践中实然存在着诸如电子证据真实性缺乏保障、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规则之间固有冲突难以消弭以及证人在线作证机制有待调整等现实问题。未来立法须以《在线诉讼规则》为基石,构建电子证据真实性保障机制,重塑刑事诉讼传统证据规则之内涵,健全在线诉讼被告人质证权保障机制以及构建统一的证人在线作证规则。

  • 视野下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的反思与完善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随着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在诉讼各阶段的应用不断扩展,无纸化办案成为智慧法院的重要表现形式。法院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诉讼原理的重组,是技术与法理交融的产物。实践中,无纸化办案在诉讼各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没有妥善处理公正与效率、技术便捷与程序保障、技术理想与技术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手段与目的错位。必须协调信息技术与诉讼实践、程序效益与权利保护、新型规则与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构建更具系统性和整合性的无纸化办案方案。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司法判决文本推理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构建司法判决预测模型,有助于优化类案检索与类案推荐的效果,从而提高审判质效,支撑智慧法院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该文结合法律领域特点进行知识表征与推理,从判决书中提取关键事实信息、地域信息和裁判理由的文本潜在结构,构建法律主题与文本潜在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地构建了司法判决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类案检索、类案推荐,支撑智慧法院的具体功能设计。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测试集上的AUC值比基线模型提升了2.0%以上;提高了判决的可解释性;并揭示了彩礼返还案件的地域差异性。 研究验证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可解释性,为类案检索与推荐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