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 编辑出版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阅读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 展,阅 读 与 互 动 的 形 式 也 在 不 断 创 新。PC 互联网时代是以文本为主体的辅助式互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以用户为主体的社交化互动,智能互联网时代是人机共生的多模态全景式互动。AI技术赋能下数字阅读互动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依用户个性的精准互动、与文本共在的智能互动和跨经验体系的沉浸互动。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智能传播时代的数字阅读互动行为受到用户、技术、文本等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共同建构的行动者网络的综合影响。
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文化传播是塑造新时代人民军队形象、推动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抓手。数字智能技术不断革新、传播产品迭代涌现,从传播主体、传媒平台、用户需求、网络影响力等多重角度重塑了军事文化的传播生态和基本逻辑。军事文化传播必须坚持以“人”为目标的情感传播策略、以“物”为依托的交互传播内容、以“场”为载体的新兴传播媒介、以“强军”为核心的军事文化传播效果的一体化传播生态,打造大数据、智能算法支撑的定制化传播模式,切实构建强军文化全面高效的传播体系。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06-19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从摩崖石刻、结绳记事、飞鸽传书再到现在的人机互动,传播已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旅行,因而主流 价值观的传播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智能时代,信息传播模式从“离身传播”转向“具身传播”,“具身”成为解 读智能传播中人机关系的新视角,人、技术、环境成为主流价值观传播模式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 智能传播时代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创新路径。以身为媒,重新定位主流价值观传播中的参与主体及具身实践,人 机交互界面实现具身化,激活受者的沉浸式认知神经系统,形成沉浸式认知方式,以场共鸣,建构基于“共在”的 主流价值观认同情境,以知觉场共在形成全民共情,建立主流价值观认同基点,以时空共在形成“永久在场”,拓 展主流价值观认同场景,以善促行,探索建设性理念下的主流价值观传播路径,从体验性、交往性、实践性三个维 度诠释主流价值观所折射的真实世界。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在传播研究的视野中,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从内容、 关系、伦理等三个层面重组行业、重塑理念、重构秩序。曾经的媒介范式更多指向一种 以传递、再现、组织为核心的中介逻辑,如今的仿真范式则聚焦于传播的新主体及其构 建的新关系。在这个背景下,社会仿真实验室兴起为一种新的集理论与应用的传播研 究路径,大型基座模型、类人智能体、网络互联结构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这一 研究路径可以打破现实世界的物理局限和认知桎梏,释放研究者的想象力和构造力, 把现实社会较难甚至无法开展的传播试验,通过仿真平台进行观察测试,在社会各个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传播研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和挑战,包括技术资本集中与日益紧张的国际博弈、西方理念的主导性与语境化创新 不足,以及理想的开放发展战略与现实的小院高墙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等。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恶意社交机器人的泛滥给个人权益、社会秩序乃至人类伦理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社交机器人的治理议题被推上全球舞台,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对其失范行为进行约束。目前对社交机器人的治理并未形成体系,主要依赖人工智能、数据隐私、智能机器等领域的指导性、模糊性规范。在全球治理中,中国有必要关注境内外媒体平台上社交机器人营造的与中国议题相关的舆情,更有必要汲取先进经验,完善本国社交机器人应用和监管相平衡的治理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究档案文化智能传播的目标、要素和策略,有利于弘扬档案文化。根据《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相关内容,结合智能传播技术和拉斯韦尔理论,提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文化智能传播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数据化、多样化、体验式和场景式的档案文化传播,其传播要素包括智能化的档案文化传播空间、内容开发、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空间建设、内容供给、媒介选择和对象服务四个维度制定传播策略。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04-08
摘要:智能传播研究尚缺乏稳定、系统且连续的知识生产,厘定智能传播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智能传播研究的基本对象、核心内容、理论基础、学科关系与应用目标五大层面,辨析智能传播的概念界定,梳理智能传播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目标层次与问题取向,阐述智能传播研究与传播学、新媒体研究、计算传播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回答构建智能传播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以及推动“智能传播学”产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智能传播研究的应用目标在于对媒体融合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数字化生存三大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智能传播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正沿着“语境—领域—学科”的方向前进,“智能传播学”的产生将成为传播学发展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