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行的风险集群与防治对策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智能合约的合同缔结和履行模式不同于传统合同,加之其运行机制具有特殊性,故而产生了不同的风险集群。在缔约阶段,存在代码语言契合风险、代码语言修正风险、代码语言解释风险等风险集群。在履约阶段,存在合同解除风险、交易透明风险、条件判定风险等风险集群。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去中心化结构监管风险、合约代码安全风险、链外信息观测风险等风险集群。在风险防治上,通过事中提示-事后救济、层级化区分智能合约、文本合同桥梁等方式,可防范缔约风险集群;通过缩短或限制自动履行机制的期限、保障交易主体的被遗忘权、第三方+机器识别共同观测等方式,可防范履约风险集群;通过建立平台一编译人员-智能合约当事人三方监管机制、代码自救机制、代码并行化运行与共识协议、限制智能合约运行环境、增加第三方辅助观测等方式,可防范技术风险集群。

  • 区块链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区块链技术已拓展延伸到金融管理、物联网、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世 界各国也在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这一技术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这些应用研究 能帮助政府更加高效快捷地处理电子政务,并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优化事务办理流 程。通过对比分析国外爱沙尼亚“E-Residency”项目和国内“海淀政务”云平台项 目,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范围、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在 以满足公众政务需求为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完善对不同业务的 协同治理以及推进信任体系化建设等策略,切实保证电子政务服务的方便快捷、透明 规范、可靠可信。

  • 从条款到代码:的“道德决策”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去信任化功能无法绝对去除履约过程中失信行为的存在。买卖、保理、委托等弱智能合约因其代码条款的个性化程度高、协商需求程度高而存在大量道德风险因素;人力预言机、第三方预言机与专家预言机在对物理世界的数据进行验证的情况下极易诱发道德风险。就智能合约开展道德决策的结构而言,共识层可用于识别道德风险,回滚机制可用于处理道德风险。就智能合约道德决策代码的写作而言:宜以道义主义原则为主,功利主义原则为辅;宜选择包含触发条件、触发后果以及触发后果之间逻辑关系的祈使句类型;宜采用Cicero、CML等合约模型撰写代码条款。就智能合约道德决策代码的运行效果而言,既是意思自治原则下计算美德的体现,也是技术治理优于法律治理的例证。

  • 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双链”模式创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信贷资源配给不均衡、融资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但核心企业权益无法拆分、信用不能转化并顺畅传递等也成为供应链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无法逾越的鸿沟。区块链技术的融入为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优化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双链”模式下“四流”数据上链解决信息割裂问题,利用数字凭证可进行债权多级拆分和流转,从而赋予小微企业所需信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进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 与“钱”无关--“区块链技术”之后的数字艺术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过去的2021年,一些看似全新的、呼之欲出的生产技术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乃至要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元宇宙”作为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容器,正好容纳了这些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然而,无论对于“NFT”还是“元宇宙”的讨论,一面是成为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话语,一面又在二元论中被终结。其背后的问题是“钱”的数字被不断刷新,而具有价值的实践样本却未被看到。所以,我们需要悬置结论,重新面对“钱”、价值与价格、技术及其整个生态系统,以此判断其是否会影响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运行逻辑,乃至创造艺术生态的新关系。

  • 与“钱”无关——“区块链技术”之后的数字艺术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过去的2021年,一些看似全新的、呼之欲出的生产技术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乃至要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元宇宙”作为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容器,正好容纳了这些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然而,无论对于“NFT”还是“元宇宙”的讨论,一面是成为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话语,一面又在二元论中被终结。其背后的问题是“钱”的数字被不断刷新,而具有价值的实践样本却未被看到。所以,我们需要悬置结论,重新面对“钱”、价值与价格、技术及其整个生态系统,以此判断其是否会影响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运行逻辑,乃至创造艺术生态的新关系。

  • 区块链嵌入下电力企业新型碳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科学技术,凭借智能合约、全程留痕、集体维护、分布式储存等核心优势日渐渗入财务管理领域,辅助电力企业碳绩效管理实现考核全程监管、碳排放及时预警、数据可信留存、信息安全共享,以此缓解碳减排压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探析区块链技术与电力企业新型碳绩效管理融合的可能性,提出新型碳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目标及思路,构建包含前端应用服务层、中端智能协议层、后端基础支持层的电力企业新型碳绩效管理体系。从最终流程演示来看,该体系对电力企业新型碳绩效管理效率、安全性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地,提出弥合“碳绩效+区块链”管理模式应用鸿沟、开辟“区块链+大数据”手段联合应用渠道、加快碳绩效执行动态监管应用重塑的应用建议,以助力电力企业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牛鞭效应”弱化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1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为弱化信息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传递而引发的“牛鞭效应",本文基于信息传递的视角,提出了一种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在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运用区块链技术弱化“牛鞭效应”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程序编码,并对系统功能应用及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本系统弱化“牛鞭效应”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所有功能都能够正常运行并完成基本要求;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的最大平均时延为6.25,最高吞吐量为每秒处理187个事件;系统在供应商、主机厂和销售商3个节点的“牛鞭效应”值分别弱化了70.1%、64.9%和24.6%,实现了预期效果并验证了系统对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弱化具备可行性。

  • “双碳”导向下区块链驱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理论阐释与机制探索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双碳”目标指明了我国绿色发展的新方向,但我国绿色金融制度仍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交易机制滞后、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低碳发展与绿色经济的长效需求。区块链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且适用有效的新兴技术,已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立足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基于既有的政策文本,采取规范研究方法,探究区块链技术与绿色金融发展机制困局破解的契合性。研究发现,区块链的哈希算法、联盟链、非对称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票赋恰能与绿色金融需求形成耦合,并在自由、安全与秩序三个价值层面彰显绿色金融制度的特性优势,但区块链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制度、技术与社会层面的风险。对此,在机制探索上,我国应健全绿色金融法律规范体系,依托区块链技术优化绿色金融交易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与监管机制,以期推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