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SB控制权观下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标准的演进逻辑及其局限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次贷危机暴露了证券化会计应对表外实体的不足,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终止确认标准。FASB基于控制权观的金融合成法关于控制权转移的界定、参与利益的严格限定条件存在理论上的不足,未能有效解决转让方因继续涉入已转移资产而保留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对终止确认判断的影响。2021年FASB修订后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4章:财务报表要素》将资产界定为权利并将控制概念从资产定义中删除,2023年8月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5章:确认与终止确认》也未提及控制,为改进终止确认标准所提供的理论指导极为有限。控制权观下改进终止确认标准依赖于进一步完善资产定义中的控制内涵,并为具体准则中的控制概念提供统一的理论基础。

  • 基于WSR理论的平台企业数字责任构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平台企业利用数据技术和算法设计优势,实施了数据造假、数据垄断与数据侵权等一系列数字责任失范行为,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而数字时代何为数字责任尚无定论。本文运用W/SR(物理一事理一人理)理论框架对平台企业的数字责任进行解构,从数据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刻画数据流动的规律,分析不同场景下的数字议题,划分平台企业的不同履责相关方,并总结出平台企业数字责任的三大层次,构建平台企业数字责任的概念框架。清晰明确的平台企业数字责任概念框架不仅能成为平台企业良好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参考指南,也能为平台分场景治理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

  • 数字乡村背景下的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农民数字素养是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量化评价农民数字素养、精准识别其影响因素,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激发农民建设数字乡村的活力,已成为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方法/过程]文章在对农民数字素养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基于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构建了北京农民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合理性检验,评价分析了现阶段北京市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并分析探讨了北京农民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北京农民数字素养综合水平为68.15,在不同区域间、不同维度间、不同群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农民数字素养受年龄的负向影响,受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数字化培训、数字化服务、数字科普宣传、数字生活氛围、数字网络的正向影响。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氛围、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保障机制等方式来有效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激发其数字乡村参与活力。

  • 汉语抽象句体认语言学探讨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1-05 合作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语言运用少不了抽象,而汉语中的抽象句常致理解困难,对其更进一步的体认语言学探讨有助于语文和国际汉语教育,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生成句子。文章在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之一即“现实→运用语言表达现实+认知操作→言语”的指导下,以行为事件概念框架、概念转喻等理论为基础探讨汉语抽象句的生成和语法语用特点。汉语抽象句通过隐略框架元素、隐略形式标记或同时隐略框架元素和形式标记生成,抽象的实现过程即“行为事件→汉语+隐略→汉语抽象句”,反映了汉语句子规则的多样性和共享知识结构在句子生成中的必要性。汉语抽象句的语法语用特点则体现在形式搭配、语义逻辑、语义透明、韵律等规则和经济原则以及突显强调等多个方面。

  • “如实反映”:财务会计目标还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纲领性文件。其中的会计目标是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地位十分重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是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直接决定会计信息是否有用。采用规范研究法研究“两个重要概念”的相关问题,文章认为,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的描述比“如实反映”更为合适;“如实反映”应作为会计目标;“如实反映”作为会计目标,将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报告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权利义务凸显、经营活动侧重和所有者扩容——FASB新财务报表要素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21年底发布新概念框架第4章《财务报表要素》,在保持10项要素数量和名称不变的情况下,要素内涵发生重大变化:修订了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强调其现时权利义务的根本特征;更为侧重经营活动,将原属于利得和损失的部分一—边缘性或偶发性但与商品和服务相关的损益,调整至收入和费用;将所有者投资和派给所有者款原适用于商业主体的要素,拓展至非营利主体,同时优化了非营利主体的净资产分类。文章阐述了上述变化的具体内容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了新财务报表要素对原有会计理论基础和要素体系的延续和依然存在的争议,以及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体系解构、演进特征及其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如何高质量推进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仍是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先行经验及其“示范效应”可以为我国正在推进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提供富有启发性的参考。本文首先从已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具体会计准则、推荐实施指南(RPG)等方面,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体系进行解构;然后,结合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梳理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体系演进的基本特征;其次,将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之处与差异;最后,提炼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对于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