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青海民族研究》

    摘要:黄河中上游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区域,其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PSR模型构建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指标体系,运用权法、莫兰指数、灰色关联分析实证检验2012一2022年黄河中上游六省份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产业生态化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六省份之间产业生态化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其中陕西省处于周边地区的高点,山西、甘肃处于周边地区的低点;从驱动因素来看,产业生态化发展从高到低依次受到经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发展、政府支持、产业结构和环境治理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区域间产业和生态合作平台、加大创新驱动和技术支撑、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等一系列对策,以期能为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 数字乡村背景下的农民数字素养与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农民数字素养是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量化评价农民数字素养、精准识别其影响因素,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激发农民建设数字乡村的活力,已成为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方法/过程]文章在对农民数字素养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基于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构建了北京农民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合理性检验,评价分析了现阶段北京市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并分析探讨了北京农民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北京农民数字素养综合水平为68.15,在不同区域间、不同维度间、不同群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农民数字素养受年龄的负向影响,受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数字化培训、数字化服务、数字科普宣传、数字生活氛围、数字网络的正向影响。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氛围、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保障机制等方式来有效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激发其数字乡村参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