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把对价值形式的利用纳入公有制的经济体系中,这构成了从马克思到当代的社会主义观具体化的核心线索。现实的社会主义是从边缘地带的民主革命对金融资本帝国的局部替代开始的。列宁对社会主义观进行了初步的具体化,社会主义变成了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制度形式。这种制度形式在公有制主导之下对价值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加以利用,即对商品、货币、资本、国家资本主义等加以积极利用。斯大林中断了列宁对社会主义观具体化的逻辑线索,他虽然强调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经济交换中利用价值规律的内容,但基本否定了对价值形式及其转化形式的利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但在根据地的实践中,利用了价值、商品、货币、资本等形式服务根据地建设,更在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把对价值形式的利用引入公有制经济自身的运行机制中,使社会主义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并有能力与国际金融资本展开竞争和博弈,从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21世纪,把社会主义引向新境界。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围绕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这一经典命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分别选取户均总耕地面积10倍和农业竞争力作为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大小界定标准和现实逻辑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的5个阶段性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回顾,即从大小规模并存向小规模发展、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大规模经营、从大规模走向小规模及土地适度经营 规模。归纳出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大小的经济、制度及禀赋3个方面的现实逻辑。认为中国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大小不仅应适度,而且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同时,在未来若干年内,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将大小并存;大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将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主导,小土地经营规模农户仍将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主体。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历史经验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理论逻辑蕴含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人类谋幸福的价值追求,蕴含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历史逻辑遵循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实践变革和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现实逻辑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坚持促进“五个文明”协调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6-14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既符合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如果仅从单一视角对其进行学理性阐释显然是不够的。 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来看,理论渊源、历史演进、现实问题、文化价值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整体性逻辑。研究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发展、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反思超越的理论逻辑,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多样化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路径,复杂曲折的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逻辑,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本质要求;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逻辑,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文化逻辑,内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追求和力量源泉。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以革新实验室方法开展校本研修,是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针对性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之举。证明该观点的关键在于梳理现实、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在现实逻辑上,当前校本研修存在教师压力倍增参与乏力,教学繁忙志难专一;引导缺乏空有其名,理论泛化难觅实用;资源有限步履维艰,支持不足难以持续的问题。在理论逻辑上,作为拓展性学习与形成性干预的具体实现方式,革新实验室方法与校本研修高度契合,为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在实践逻辑上,以革新实验室方法开展校本研修,需要重点关注包括应用基础、基本流程、人员选定、具体实施在内的四要素。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层面出发回答农村基层党组织何以领导乡村治理这一基础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来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必然要求,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领导乡村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科学地领导乡村治理。从现实逻辑来看,解决乡村治理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现实需要,需加快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相融合的新型领导方式。从价值逻辑来看,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归宿,需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通过不断回应人民利益诉求以实现对乡村治理的领导。基于此,需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功能,围绕“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以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融入,围绕村级集体经济振兴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经济建设功能,从而在乡村治理中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