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摘要:教育法学的交叉属性要求避免单一学科思维。教育学不仅有助于解释教育中的法律实践,也有助于指导有关教育的法律实践,还有助于发现教育法律规律。教育学在教育法学研究中具有特殊价值。教育学命题是教育法学研究的理论前提,教育学思维影响教育法学的研究范式,而教育学与法学交叉则决定了教育法学的学科属性。用教育学自觉指导教育法学研究,应该重点增强教育学对教育法功能研究、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行为规范研究、教育法保障和促进教育创新研究以及教育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互关系研究的指导力。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社会学评论》
摘要:理论自觉是郑杭生先生学术追求的核心议题,它既是对中国社会学建设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为《社会学评论》确立的办刊宗旨。理论自觉不仅要求对中外社会学理论做出深入的反思评价,还要求为经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在社会生活快速而大规模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形势下,网络表象已经成为网络实践或网络经验的重要内容,应当对网络表象做出积极的理论评析,实现清晰而广泛的表象自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根源于深刻认识和把握其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革命始终与社会历史发展保持主体价值的同质性、目标方向的同向性、实践道路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高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自觉性涵养主体自觉、以历史主动性催生主动精神、以历史创造性淬炼斗争意志,为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使命担当的精神伟力。新征程上,要坚持理论创新、坚定政治立场、勇担使命任务,健全完善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努力实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互动格局。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社会学评论》
摘要: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重要推动者和社会运行学派理论的开创者郑杭生的民族研究和民族社会学思想,以及他所倡导的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中国社会学者应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发挥学科优势,扩展研究视野,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以期在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上取得重大成果。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2
摘要: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不懈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是党为什么能的重要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主动推进其实现中国化是党生成历史主动精神的根本所在,在党的理论创新历程中彰显使命性、民族性、批判性、时代性及实践性,形成三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表征集中体现为党的理论自觉和创新意识。新时代要继续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增强主体自觉、实践自觉及方法论自觉,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理论指引。探析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逻辑理路、基本特征和现实启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4-23
摘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二十大报告的创新论断,有着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无可辩驳的科学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横向空间的本土化和纵向维度的实时发展,是被实践反复检验为正确的具体化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百年党史的核心主题,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彰显对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史的高度认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信,对新征程上接续推进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回答好“谁来结合”“结合什么”“怎样结合”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