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数字化与实践路径探究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4-11

    摘要: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通过反思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几种理念,审视中西方科技教育研究理路的差异,以哲学思辨的方式从世界观的中国式解读开始,创造性地提出“符号世界观”,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号世界观模型以阐释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理论范式,探索教育数字化的知识表示、知识分类、知识图谱和实践路径。核心观点:教育是以形式化、结构化的方式传播显知识。知识一般是以结构化的语言文字、图像、数字作为载体来再现事物,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印证了这一点。最后指出,跨学科知识融通是教育数字化最重要的实践路径。

  • 民生保障视野下的中国式人权道路:概念、制度与范式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社会学研究》

    摘要:中西社会学都重视人权问题研究。 以中西社会学对话和会通的方式考察中国民生保障,可以看到:在概念层面,中国的民生概念丰富了人权概念的内涵。 在制度层面,中国的民生保障制度实现了全面权利与首要权利、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普遍权利与特殊权利、理想权利与现实权利的统一。 在实践层面,中国民生建设实践开创了人权理论新范式,其主要特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具有体制优势,彰显化解公平之困、效率之困和体系之困的中华智慧。 

  • 论数字时代无产阶级的发展及影响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2-09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在面临质疑和诘难的理论生态中,展现了其与数字时代对话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左翼学者的新阶级理论在劳动模式、涵盖范围、劳资关系上显现出数字时代阶级范式的新特征。同时,阶级理论范式作为指导实践的内容,在新的历史阶段获得发展之后,展示出了其对新社会运动产生的现实影响,使运动主体呈现出去阶级化、多元群集的特点;取消了共同纲领,使斗争目标发生转向;确认了组织方式的横向性原则。对阶级范式发展性和影响的研究,是对抗错误思潮,释放经典理论的再生力量,扩写数字资本批判内容的重要方面。

  • 重新理解恩格斯的辩证法及其方法论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恩格斯提出了哲学现实化的时代任务,开启了哲学通达社会现实的思想道路,冲破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思想束缚,破除了其神秘主义的体系外观,批判性地吸收了其哲学中蕴含的改变世界的辩证法精神,将之改造为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承载了这一新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功能与使命。它不是机械形而上学和非批判的实证科学,而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历史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恩格斯将辩证法、唯物主义与认识论统一起来,扩展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和历史性内涵,开创了具有鲜明实践批判性特质的唯物辩证法,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是洞察资本主义本质和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武器。恩格斯的辩证法立足“自然—生命—劳动—人类”有机整体的大历史观和人类史观,澄清了观念范畴得以生成的感性前提,澄明了社会现实乃是过程的集合体,提高了人们理解事物矛盾运动本质的思维能力,把辩证法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在人类认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方面引发了重要的方法论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范式的方法论革新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