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及其生态学意蕴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自然”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即受费尔巴哈影响下的合乎人性的自然思想,这是带有哲学浪漫主义意味的自然;先在性的自然思想,从中可以理解人的活动的有限性;人化自然,在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的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意蕴;作为外在强制力的自然,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强制性,这是一种“似自然性”意义上的自然。这些不同的自然思想,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逻辑。

  • 重思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理论分期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6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转变,即从理性的自我意识转向人本主义逻辑、从人本主义逻辑转向生产逻辑、从生产逻辑转向资本逻辑。自1845年之后,马克思的思想并没有停留于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经过《哲学的贫困》中的历史性观念、《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并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成了第三次思想转变,即以资本逻辑为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逻辑。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转变,形成了直面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潮提供了理论的辨识力。

  • 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和全局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然而,作为一个正处于区域经济空间布局调整与模式转型中的大国,我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否有效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其作用理路仍待探讨。对此,可以尝试基于生产与交换两种逻辑进行阐释:生产逻辑强调财富积累对区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其中,分工深化有助于企业整合各区域内子市场的零散需求,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并提升效率,但积累过程也伴随着劳动力相对短缺与地租上涨的自我限制。全国统一大市场正是通过建设统一的要素市场、破除要素流动障碍而缓解这种限制,最终在强化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推动资本积累与利润总量的提升。交换逻辑强调交换利得对缩小区域差距的意义。区域间贸易将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在均衡各区域工资水平与技术进步偏向性等方面强化区域间的财富再分配效应,在竞争中顺应区域比较优势变化并促进利润率平均化,最终实现地区协同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离不开市场与政府的双向互动,应多措并举,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市场近视,实现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切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