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15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 生态产品以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绿色引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展,推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服务等要素重新组合,激活农村内生发展潜力。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出发点,生态产品与乡村振兴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其中科技、人才等要素作用的有效发挥,政府调控与市场需求的有机协调,资本运作、金融支持体系以及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安全风险防控和地域文化嵌入等的不断深化,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着眼于生态产品经济价值转化的实践成效,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市场化机制,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加强绿色金融建设,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建设;从保障生态效益的长远视角审视,要以生态安全为基,保护生态环境;从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内在要求来看,要切实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持续推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价格月刊》
摘要:生态修复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 18 个中国典型生态修复案例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出发,探究在生态修复中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重因素间的动态联动效应。研究发现:在生态修复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受到生物多样性、人为干扰、公众满意、服务提升、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等多种因素的联动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呈现多样化路径,表现为生态稳定驱动型、经济发展驱动型、社会健康驱动型。同时,多种驱动类型互动耦合共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最终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有效保护生态产品供给主体财产利益的要求,引入生态财产权概念,从外在和内在的类型化两个方面单独探讨供给主体生态产品财产利益的财产权建构。研究认为,生态财产权是供给主体对所供给生态产品的财产权利,是自然资源财产权的结构延伸以及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补充,有坚实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基础。此外,在类型建构的基础上,应遵循权利演进逻辑,以生态产品供给的需求、界分技术的支撑和利益结构的变化为限度,从单项和整体两个方面拓展生态财产权的类型,明确其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内容,实现其内在和实质的类型化建构。同时,完善生态产品的登记认证、抵消和移转制度,为生态财产权的生成和实现提供关键的制度保障。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9
摘要:红树林价值丰富,挖掘其生态产品价值并探索其价值实现路径,有利于推进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其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参考。文章根据红树林生态产品的不同类型,从四个方面着手,探索其价值实现路径:第一,红树林纯公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政府为主体,构建科学核算机制、完善资源保护制度和提高社会保护意识;第二,红树林准公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和社会参与其中,如在红树林碳汇交易方面应健全碳交易市场机制和平台,并引导市场履行减排要求,在红树林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方面应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项目;第三,红树林私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包括推动红树林科学种养耦合的实现和推厂,以及通过系统研究和成果转化来促进红树林植物利用;第四,通过建立价值评价体系、提供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及加强科学研究来落实价值实现保障。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在分析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结构逻辑基础上,总结物质供给类、调节服务类和文化服务类等三类生态产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典型实践模式及其效益,进一步探讨三类生态产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1)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蕴藏着巨大的生态福利,通过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可将乡村生态财富有效转化为物质财富,实现农民农村物质财富的增长。2)构建差异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是生态振兴促共富的主要手段。其中,组织嵌入可提升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品质,从而实现产品溢价;市场化手段可实现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运营机制创新可挖掘乡村文化服务生态产品内涵。据此,提出强化产业组织嵌入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开展山区碳汇交易试点实现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以及构建乡村运营机制发展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等相关政策建议。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03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江西省寻乌县、资溪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案例,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路径、模式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归纳演绎法分析不同案例异同点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市场-政府混合型路径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其中市场-政府混合型路径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寻乌县和资溪县案例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中的不同模式,本底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出现不同模式的主要原因;当前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进程中,存在投资时间过长、生态修复产品交易平台缺失等问题。据此,建议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中,建立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推动政府间的政策联动与资源整合、鼓励多样化的市场交易模式和制定个性化的价值实现路径,进而推动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价格月刊》
摘要: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是具有多重功能和多元价值的绿色宝库。森林“四库”视域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动乡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民福祉需求有效协同、破解乡村“生态共富”发展关键性难题、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整体效能提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目前,中国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依然面临着林水多元价值挖掘阻力制约、森林经济价值有效转化阻碍、森林食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森林碳汇发展水平滞后等现实困境,掣肘着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据此,提出了构筑“绿色水库”、发挥林水协同发展“乘数效应”,践行“两山”理念、创新森林生态资源多层次富民机制,树立“大食物观”、促进森林食品高质量多元化供给,聚焦“双碳”目标、推进森林碳汇内生性可持续发展等对策建议,以协同发力破解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助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摘要:在梳理农业生态产品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建构由协同主体、协同共治逻辑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中心治理体系框架。其设计原则包括建构“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序社会”的多中心治理格局,从政策、权责、结构、技术、平台角度出发建构协同治理机制以实现农业生态产品的价值增值。以哈密市农业生态产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哈密瓜产业,分析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制度理念机制错位、利益分配机制不均组织架构机制混乱、资源整合机制失败、融合过程机制低效困境。基于此,提出完善保护补偿措施、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联营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打造平台、构建多业态融合模式以此推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中心治理体系高效运行。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在梳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及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炼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发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价值补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包括特许经营模式、品牌增值模式、生态补偿模式、地役权收益抵押贷款模式和碳汇交易模式;旨在以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丰富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业态,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手段等实现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以差异化补偿、制度化保障等推动生态补偿,以地役权抵质押等完善国家公园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以项目开发、指标认证等促进碳汇价值转化。据此,提出应从分类补偿、利益共享、要素流动、数字赋能等方面完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形成系统完整的国家公园价值补偿和委托代理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多维价值的实现。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价格月刊》
摘要:现有生态积分实践缺乏对应理论指导,存在分散性与自发性特征,未能充分实现其应有价值。基于生态积分现实基础与理论渊源的分析,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操作模型体系、基本制度规范体系视角对构建生态积分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积分体系是一个由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操作模型体系和基本制度规范体系三者构成的有机体。其中,生态积分基础理论支撑体系是由本源理论、前置理论、运行理论与预测理论有机形成的内循环平面理论体系;生态积分实践操作模型体系是由生态积分 规则、生态积分平台、生态积分兑换结合形成的三向联动体系;生态积分基本制度规范体系是由原则要求与基本维度两个方面构筑而成的制度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