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热衷于揭露和反思中国环境问题,作家通过文字、图像建构中国生态形象,进而深刻影响并建构了读者对中国生态问题的认知。学术界以往多注重分析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的文字如何叙述、形塑中国生态问题,却忽略了其中的封面、插图对生态问题的直观反映和想象。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图像建构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揭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对中国社会发展构成的威胁,反思中国在工业化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原因;其二,将中国置于全球化的世界秩序中,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进行视觉呈现,探究中国与西方生态问题的共通性;其三,书写中国生态保护、改造的历史,展现出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不断取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进入21 世纪,随着新散文运动和“在场主义”散文的落幕,散文思潮一度步入扁平化的境地,直到最近几年生态散文方初现文学思潮的基本轮廓。除了制度层面的倡导和推举之外,生态散文思潮的生成遵循了基本的文学规律,它是随着西方生态文学作品的翻译、接受以及生态理论、生态美学的不断夯实而涌现的。作为观念凸显的散文体式,当代中国生态散文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力量蓄积,虽然身处暗影之中,但每一个阶段皆涌现出风格独特、观念鲜明的生态散文作家及其作品。伴随着生态散文的暗流涌动,“生态文学”的概念落定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显明的过程。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近年来,内蒙古生态文学迎来新的创作高潮,出现了一大批展示亮丽内蒙古的优秀生态文学作品,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为生态文学发生、发展、壮大提供了先天条件,梳理内蒙古生态文学的发生原因、特点以及概念界定、阐述其当代价值,以探索其鲜明的时代精神,对提升本地区人们的生态意识,助推本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