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省域林业“-”系统韧性水平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级样本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CRITIC客观赋权法和莫兰指数实证分析林业“生态-经济”系统韧性水平及空间格局演变,并进一步采用障碍度模型对阻碍林业“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整体林业“生态-经济”系统韧性水平偏低,呈不断波动、缓慢发展状态;空间上,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集聚程度有所降低,但并不显著,呈现出相对稳定地“南高-北低”空间格局;在障碍因子诊断中发现,生态敏感性、资源压力、社会压力、产业结构是阻碍林业“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建议从提高森林供给能力、持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三方面提高林业“生态-经济”系统韧性。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转型路径分析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当前,生态经济的转型已成为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绿色升级,这对生态经济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发展战略位置,旨在通过法规、技术、教育和国际合作多方面的努力,促进经济结构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转变。关键领域如政策激励与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生态经济转型的主驱动力,而教育普及与社会认知的提升也被视为基础支撑。生态经济的转型路径涵盖了效率管理机制的应用、监测与反馈系统的建立、长远与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及策略的调整与优化,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需要国内众多部门的密切协作,还依赖跨国界的合作项目和国际组织的支持。本文探讨了我国在推动生态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点,分析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责任与机遇,并挖掘了各项政策实施后的潜在收益与挑战,以供参考。

  •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经验、问题及对策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标志性制度,其内涵有不同的界定:狭义上,主要指生态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制度;中观层面,是指生态保护正外部性内部化制度和环境损害负外部性内部化制度的结合;广义上,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矫正正负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与推进生态产权交易的“创造市场”制度的结合。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具有生态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坚持科学理论指导,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迭代升级;坚持依法推进改革,实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的法治化。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尚有较大改进空间。针对补偿主体单一问题,要建立政府、企业、居民多元投入机制;针对补偿方式单一问题,要建立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的多元补偿机制;针对受偿主体单一问题,要建立政府、企业、居民多元受偿机制;针对补偿金额偏低问题,要依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加强测算,在财力许可前提下“应补尽补”。 

  • 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来自长江三峡走廊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研究期间内,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2)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工业集聚度增加1%,本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6.4%,周边县域提升17.7%;(3)该区域重庆县域工业集聚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控制变量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针对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出建议以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