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从民间到官方开始重视生态问题,生态的话题成为多方参与和博弈的话语场域。艺术如何介入其中?这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2020 重庆生态艺术季”提供了一次生态艺术的行动实践。话题的针对性是生态艺术观念中更为强调的部分,作品不重结果而强调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将想和做联动。行动是构建话语和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作者以2020年“生态艺术季”的一系列艺术季活动及各个版块的主题展、外围展参展作品为例,总结了作品的以下的特征:艺术介入到社会,生态与美学如何成为好命题;生态材料的应用,思考物的属性语言及生态关系;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再塑造,展现出了艺术家从不同的维度对于生态美学、生态艺术的理解;开放、多元化的观念表达的艺术现场;媒材的应用表达了可塑可雕的形态语言。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作者以 2020 年“生态艺术季”的一系列艺术季活动及各个版块的主题展、外围展参展作品为例,总结了作品的以下的特征:艺术介入到社会,生态与美学如何成为好命题;生态材料的应用,思考物的属性语言及生态关系;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再塑造,展现出了艺术家从不同的维度对于生态美学、生态艺术的理解;开放、多元化的观念表达的艺术现场;媒材的应用表达了可塑可雕的形态语言。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实验艺术的学科体制下,生态艺术在努力拓展疆界以建构新的艺术方向,这对当下的艺术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从生态主题表达、生态原则内化、生态媒介转换、艺术体制与观念拓展几个方面,强调生态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态如何实现生态主题向生态媒介的转换同时厘清生态艺术概念,推动生态艺术的本体性建构。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实验艺术的学科体制下,生态艺术在努力拓展疆界以建构新的艺术方向,这对当下的艺术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从生态主题表达、生态原则内化、生态媒介转换、艺术体制与观念拓展几个方面,强调生态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态如何实现生态主题向生态媒介的转换同时厘清生态艺术概念,推动生态艺术的本体性建构。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生态艺术已经介入到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多个维度,跨越艺术与社会性研究以及生态保护工程的界限而成为一种当代的生态性社会实践与行动,呈现出空间问题的复杂性。文章从自然空间的生态修复与改造、社会空间生产的生态性维度、精神空间的生态性特征三个方面,阐述生态艺术与自然空间、社会空间与精神文化空间的复杂关联和交织。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生态艺术已经介入到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多个维度,跨越艺术与社会性研究以及生态保护工程的界限而成为一种当代的生态性社会实践与行动,呈现出空间问题的复杂性。文章从自然空间的生态修复与改造、社会空间生产的生态性维度、精神空间的生态性特征三个方面,阐述生态艺术与自然空间、社会空间与精神文化空间的复杂关联和交织。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愈园计划”是在疫情与生态危机背景下探讨对自然、社会、身体、文化与教育等进行多重疗愈的川美生态艺术行动与教学项目。它旨在与生态素养培育和生态教育学相结合,培育系统式思维,重塑“关照”意识,从而创造可持续的文化和教育。作为“愈园计划”行动基础的朴门永续理念与原则既是将自然的运作模式应用于居住与环境设计的一整体套设计哲学,又可以启发社会介入式的艺术实践。最后本文以正在进行的三个生态艺术项目为例介绍愈园如何通过教学、工坊和社群参与运用上述原则开展生态艺术行动的。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愈园计划”是在疫情与生态危机背景下探讨对自然、社会、身体、文化与教育等进行多重疗愈的川美生态艺术行动与教学项目。它旨在与生态素养培育和生态教育学相结合,培育系统式思维,重塑“关照”意识,从而创造可持续的文化和教育。作为“愈园计划”行动基础的朴门永续理念与原则既是将自然的运作模式应用于居住与环境设计的一整体套设计哲学,又可以启发社会介入式的艺术实践。最后本文以正在进行的三个生态艺术项目为例介绍愈园如何通过教学、工坊和社群参与运用上述原则开展生态艺术行动的。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2-22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环境危机是人类世的标志现象之一。作为对这场危机的回应,研究亚洲艺术史的学者在大约二十年前开始书写生态艺术史。目前来看,这类研究已经构成了环境人文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仔细阅读相关研究就会发现,亚洲生态艺术史书写实际上可以划分出两个阵营:一个是坚守人文主义的“解释的生态艺术史”,另一个是反人类中心论的“暗示的地球艺术史”。在根本追求与书写风格上,这两个版本的艺术史存在着本质差异。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2-22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全球转向中的中国艺术史研究正日益充满活力,其推动力除了空间转向、图像载具等学术潮流之外,还有整个人文学界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之际反思人类中心主义、重申人对自然的尊重的背景下,艺术史界对物性和生态的关注。物质不再被视作惰性的,而是充满能动性和活力。在获取和加工物质的过程中,人与生态环境互动,并赋予材质以历史、意识形态、审美的象征意义。本文在全球视野下梳理了中国艺术史研究中正迅速崛起的物性转向与生态转向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