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本文以“自下而上”为特征的中国式金融分权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检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开启前后金融分权对碳排放整体影响变化的基础上,深入讨论由于地方不同的政策投入选择,金融分权对本地和异地碳排放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结果显示:开启改革试点后,我国金融分权总体上与碳排放强度呈U型关系。在影响路径上,改革试点地区选择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清洁化和低碳化转型的金融政策减碳效果最明显,并通过溢出效应降低非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限制对高污染企业金融供给的政策投入对本地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是U型的,即初期有效,长期、大规模采用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并且不具有溢出效应。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武汉市1997-2017年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构建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验证碳排放强度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武汉市1997-2017年碳排放总量随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呈波动型增加,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是其主要来源,占碳排放总量的99%以上;(2)武汉市碳排放强度与建设用地总量比例存在“倒 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二级地类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例和交通运输用地比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存在“倒 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水利设施用地比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无明显的曲线关系。为此,建设用地扩张指标应向低碳产业用地倾斜,同时促使土地向具有碳汇功能的草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转换。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7-08 合作期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摘要:低碳试点政策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提出低碳试点政策“目标—资源—信息”传导机制分析框架,利用城市层面的多维数据实证检验了低碳试点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通过“目标—资源—信息”传导机制,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省市的碳排放强度,不同类型数据的检验表明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在目标导向传导机制下,目标通过层级压力实现传导,使得两批试点均取得显著降碳成效,且第一批试点的降碳成效优于第二批试点;在资源驱动传导机制下,碳排放交易试点与环境政策资源均在低碳试点政策的基础上产生了显著的叠加或交互效应,体现出政策资源的协同增效;在信息互动传导机制下,中央的有效指导与地方的积极反馈,实现了信息“传递反馈”良性互动,产生试点政策长期增强效应。本研究对于优化低碳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低碳政策降碳效应,支持“双碳”目标实现有重要借鉴意义。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摘要:企业碳减排不仅事关共自身长远发展,更对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采用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数据,以资本市场第三方ESG评级公布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方法系统考察了ESG评级软监管对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软监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 评级软监管主要通过提高媒体关注度与抑制管理者短视途径影响企业碳排放强度的治理。调节效应显示,ESG评级分歧度会削弱ESG评级的碳强度治理效果。上述关系在环境规制力度较强以及机构投资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中更显著。ESG评级软监管还会降低同城市、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出一定的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资本市场ESG评级监管以及企业碳排放强度各自领域的相关文献与研究视角,也对完善优化资本市场ESG 评级监管及更有效促进企业碳减排形成有益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