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作为产品的人工智能体并未成为主体。人工智能体之所以存在法律、道德、情感、意识等主体特征层面的主体革命,实际上来自人工智能技术路径的社会协作形成的社会性主体总体工人的主体性赋予。对人工智能体的权责争论,本质上源于人工智能的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人工智能时代总体工人的主体革命在技术路径上为增强个体主体提供了技术可能,但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限制,又存在个体主体社会关系被异化的现象。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邮箱: yuyin@ruc.edu.cn 电话:62516972 62515820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版权所有©2024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