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9-30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已经完善、稳定,然而明代中后期的士人以及官员对科举身份功用的认识却发生了诸多变化。在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入仕治国在明代前期是科举身份的首要功用。然而到了晚明,入仕治国不再成为科举身份的主要作用,科举身份的作用逐渐多样化。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科举考生主观心态的变化,更是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客观条件变迁的体现,并对国家机器的运行、地方基层的治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明一代,广东地区的中举人数较前朝大幅增多,他们对科举的态度十分复杂多样,正反映了晚明科举身份功用的多样化。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经济史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科举制度是保障中国传统社会运行的重要制度,本文从短期冲击与长期影响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基于宋元交际后科举中断这一外生冲击,广义双重差分回归结果显示,宋代累积的进士规模越大的地区,爆发民变的可能性也越大。进一步讨论显示,科举废除导致科举精英进一步向“地方精英”转变。最后,地方精英阶层的形成演进为后世明清传统地方社会格局奠定了历史制度基础。本文讨论了制度与治理的社会意义及长期影响、传统社会地方精英阶层主导下的社会稳态的形成演进过程及其对当代地方治理的启示价值,并论证了“宋代近世论”等历史命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