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与谎言:拉夫运河事件下的信息公开机制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发布时间: 2024-09-23

    摘要: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纽约州尼亚拉加瀑布城的拉夫运河事件是美国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化学污染泄露事件,其处理进程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一般而言,在环境危机事件中,政府于法于理均应采取积极的信息公开机制以贯彻其职能。然而,面对沉重的媒体和民众的舆论压力,美国政府采取了特定的信息发布策略以进行舆论引导从而减少行政阻力、获得更高的支持率。事实证明,以这种“部分的真相”建构而成的认知误区,对民众心理、社会舆论、决策执行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效果不仅使美国政府有效解决了危机前期的环境危机和社会问题,也提前完成了对拉夫运河地区的修复与安置工作。本文将从信息公开机制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拉夫运河事件,一窥美国政府政治虚伪与欺骗的真实一面,并综合该事件中民众-媒体端及政府端运作的被动和无力的原因,从监督机制、制度运作、权利优化、信息阐释、环境教育以及行政与司法间的关系调整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 与1949年北平国共和平谈判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1949年北平国共和平谈判,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均产生巨大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因之发生变化。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美国政府发起“和平攻势”,要求蒋介石退位,让李宗仁上位进行国共和谈。为了使中共同意举行和谈,美国政府企图通过联合国调停。为了阻止中共将革命进行到底,美国政府提出谈判“划江而治”和联合政府两大问题。中共反对“划江而治”和有反对派参加的联合政府,故美国的企图不可能得逞。美国政府见此,要求李宗仁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其“和平攻势”转到竭力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