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并将其提升到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话语权的高度。考古学在塑造国家形象、实证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考古学的兴起,适应了寻找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迫切需求。考古学的优势,是通过实证性的成果重建无文字可考的历史,为“古史重建”、讲好中国故事和国家形象塑造提供坚实的支撑。进入新时代,考古学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考古学学科体系,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学理上的支持;利用与生俱来的学科交叉属性,积极拥抱新技术革命,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新的路径。为了更好地发挥考古学的学科优势,推动文化外交发展,有必要构建跨部门的文化外交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在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高度上发出中国声音,立体、全面地塑造崭新的中国形象。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沂蒙精神的红色文化和故事有助于塑造个体、集体乃至中华民族整体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然而,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却面临四大挑战。在新形势下,需要探索沂蒙精神对外传播的路径和策略,建立一套包含传播主体、客体、内容、渠道和效果的完整体系,以提升其国际传播效能,使之成为国家形象自塑的有力支撑和特色品牌,从而推动国际社会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并促进更广泛地合作。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在理性辨析教师情感劳动与情绪劳动的基础上,尝试从教育学的视角重新界定教师情感劳动及其素养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主体性哲学、主体间性哲学及他者性哲学的视角,将教师情感劳动素养解构为情感自塑力、情感互动力和情感利他力三个维度,系统构建教师情感劳动素养的结构框架,旨在为师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及心理健康发展建构新的上位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