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残障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发展、主要议题及未来展望——基于的方法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持残障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下,该领域的研究也迅速涌现,学界需要对研究的发展状况、主要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本文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框架,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筛选出440 篇残障社会工作文献,综合运用CiteSpace 和GIS 等软件,对论文发表年份、残障类别、地域分布、研究方法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残障社会工作研究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经验研究及实践研究相对不足;基础知识主要受通用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影响,尚未与残障理论和知识进行有效对接;研究主题紧扣国家政策,主要聚焦于残障福利政策、社会组织与服务递送及残障人士就业、家庭等议题。未来我国残障社会工作研究需要发展多元研究范式,关注更多微观实务议题,在知识层面将社会工作通用知识与残障议题进行有效对接,以此回应残障相关的服务需求。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机遇、 挑战与发展方向——一项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研究聚焦GenAI 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及其挑战,不仅关注技术应用层面,更着重探讨GenAI 对信息素养教育范式转型的深层影响,为推动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转型与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范围综述方法,从SSCI、AHCI 和CSSCI 数据库筛选出51 篇核心文献,采用PRISMA-ScR 框架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多维度梳理文献,辨析GenAI 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挑战及其对学习者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GenAI 在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提升数字化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面临数据准确性、偏见问题、学术不端、虚假信息传播以及过度依赖GenAI 可能削弱独立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关键挑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GenAI 在信息素养教育情境中的应对策略。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应着力于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框架,推动AI 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机遇、挑战与发展方向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摘要:研究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运用范围综述方法,在SSCI、AHCI和CSSCI数据库筛选出51篇文献作为证据来源,根据范围综述报告规范(PRISMA-ScR)框架为证据分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信息素养教育情境中的潜在应用场景,即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提升数字化教学效果,并基于数据准确性、偏见问题、学术不端风险、虚假信息传播以及过度依赖生成式AI可能削弱独立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挑战等关键挑战,提出生成式AI在信息素养教育情境中的应对策略,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身体活动研究:基于行为流行病学框架的

    分类: 体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摘要: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在行为流行病学框架下使用演绎内容分析法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身体活动进行归类总结,整体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 59 篇目标文献进行范围审查发现:尽管有较少文献确定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剂量-效应关系,但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能够改善身心健康,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显示出较好的干预效果;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技术能够促进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身体活动行为,并为身体活动的测量提供了客观、便捷、有效且多元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身体活动的共性特征,可以筛查早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内在动机作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参与身体活动的关键,受个体、行为和环境的多重影响,其中家庭支持是坚持参与身体活动的关键,此外以理论框架为基础探究身体活动影响因素能够使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和方案的制订更具说服力;以家庭环境为基础、以社会支持为保障、以理论作为干预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估的指导,能够更科学地改变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身体活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