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萧红人格的无意识模塑阶段和命运驱力的形成阶段是叠合的,萧红的命运与诗心之间是互文的。借助心理学的视角、方法与路径,切入萧红的童年依恋状况和童年故事叙述,发现萧红不仅回答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等关乎命运轨迹方向的深层问题,并起到了建构自我同一性的意图。从依恋的失散到“承诺剧本”的生成,显示为依恋关系对萧红童年人格的模塑,缺陷动机对其人生的驱动,而“基本焦虑”的形成,则昭示着萧红命运逻辑的现实驱力和精神驱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