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0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王广义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特殊,他不仅参与了几乎每一个关键阶段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学术观念和文化主张,创造了诸多具有历史代表性的作品,而且作品涵盖装置、雕塑、影像等多种媒介。此次《存在与超验》是王广义的又一大型回顾展,其标题既可以看做是对展览主旨的“自定义”,也可看做是站在今天的时间坐标点上,对过往艺术思想历程的“再定义”。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写意”作为中国艺术的核心概念之一,兼具独特的审美意趣与文化内涵,但“写意”在传统与现代语境中所显示的模糊性,亦导致了后世的误读与滥用。因此,反思“写意”的真正内涵尤为重要。本文在梳理“写意”概念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挖掘了此前其意涵中被忽视的层面,通过与西方“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思潮中“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核心概念的对话,重新审视“写意”在创作时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启示,亦以《鸡骨图》为例,探讨作品中“意”的具体表达方式。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新媒体艺术中的“去物质化”问题。首先追溯了观念艺术中“去物质化”这一理论来源及其内涵;接着从观念、技术和身体三个角度讨论了新媒体艺术“去物质化”的不同层次;进而,通过赛博格身体、虚拟性和具身性问题探讨新媒体艺术中的主体性问题;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讨论了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去物质化与去主体性存在的问题。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7-07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新媒体艺术中的“去物质化”问题。首先追溯了观念艺术中“去物质化”这一理论来源及其内涵;接着从观念、技术和身体三个角度讨论了新媒体艺术“去物质化”的不同层次;进而,通过赛博格身体、虚拟性和具身性问题探讨新媒体艺术中的主体性问题;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讨论了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去物质化与去主体性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