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5-02-1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被明确表述为预算改革、税制改革和理顺中央地方间的财政分配体制关系三大任务。我国财政体制的现状为:中央与以省为代表的地方间维系着1994 年配套改革建立的分税制框架,只是共享税规模已越来越大,省以下却并未实现分税制的贯彻落实。而这正是基层财政困难、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和土地财政短期行为等遭各方诟病问题的体制机制成因。本文认为,须在“问题导向”下解决问题:在坚持分税制改革的大方向下,远景目标是“政权—事权—财权—税基—资产权—举债权—预算”的制度安排在扁平化的“三级”框架中环环相扣地内洽,并配之以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使各级、各地政府主体达到“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具体化的支出责任相匹配”的长治久安境界。未来财税体制改革十分突出的两项“攻坚克难”任务,为财政层级架构扁平化与地方税体系建设,应当由此促进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得到落实。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预算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方式是否科学、精细,将直接影响资源配置与使用的有效性。与基数预算相比,零基预算具有项目选择有序、战略保障有力、支出行为有度等优势特征。而技术操作的高成本与利益协调的复杂性等实施难点,也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正在面临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应对难题和挑战,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需围绕效率与协调,积极转变观念,夯实财力保障,加强制度建设,使预算制度更好地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财税体制改革作 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干预活动,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满足驱动科技创新本源需 求、推进核心资源合理化配置、支持传统生产关系全面重塑与助力优质营商软环境建立四个方面梳理财税体制改 革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提出以下具体实践路径:打造高效精准的财政投入渠道,增强科技创新 供给端潜在推力;实施有扶有控的税收政策,推动核心创新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协调适用的综合财税工具, 因势利导调试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型财税体制机制的应用,营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环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5-02-1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就财政体制改革而言,优化央地财政关系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央地财政关系出发,试图回答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央地财政关系、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来助推中国现代化进程。首先,新时代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更是建设适应我国现代化财政制度的需要。其次,通过回溯央地财政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并提炼新时期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最后,结合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详细阐释完善央地财政关系的具体路径和现实举措,对于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财政体制的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5-02-1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其中,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做了总体部署。本文结合各国现代化的共性特征和中国国情的个性特征的分析表明,“人本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从根本上决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实现“由物到人”基本逻辑的转变;实现“由物到人”的转变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底层逻辑,这一观点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上均得到了合理性和自洽性的检验。最后,基于“由物到人”的底层逻辑,本文提出了新一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与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环境税收制度创新对持续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税收制度演进经历了探索起步、基本形成、优化调整、深化运用四个阶段。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上,环境税收制度创新应进一步强化其对环境行为的调节功能、挖掘其对绿色生产力的培育功能、激发其对绿色消费与生产行为的引导功能,拓展其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作用。现行环境税收制度面临着对环境行为的调节力度不强、促进实质性绿色创新不足、引导绿色消费和生产的激励有限、促进碳减排作用有待提升等现实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环境税收制度改革,包括优化环境保护税、拓展资源税、健全消费税等税种,以及研究开征碳税,完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征管等,助力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06-19
摘要: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谋划宜从如下四个方面问题的讨论而展开:第一,以着力破解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为主攻方向。第二,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税收制度所作出的一系列改革部署和所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和成果为逻辑起点。第三,首先盯住相关行为主体关切,将着力点和着重点放在稳定相关行为主体预期、激发相关行为主体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上。第四,承继历史传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当“先锋官”和“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