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近代中国货币供应量等与货币有关的数据,是分析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传导作用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货币乘数公式,在罗斯基教授和刘巍教授估算的货币供应量有关数据的基础上,补充了1887—1909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使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样本长度达到50年,并且根据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所估算的数据有较高的可信度;分析相关要素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相关要素对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本文认为,通过货币乘数公式中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等数据得出的1887—1909年的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据是可靠的,并且影响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主要有:出口、华侨汇款、国际银价以及经济景气程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主流文献关于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的认识在理论逻辑上存在着易被忽视的缺陷,与实践逻辑也不完全一致。一是忽视了对中央银行一商业银行层面存款派生机制的考察,仅从商业银行一客户的层面分析存款乘数;二是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包含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在内的基础货币,夸大了货币乘数的分母,降低了货币乘数的倍数;三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中央银行对单家或若干家商业银行的调控效应扩展到整个商业银行系统,过度高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功效。本文提出基于双层存款派生乘数的货币乘数理论,指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误区,将货币乘数中的“货币”界定为中央银行发行的“流通中货币”,重新梳理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实践中的货币乘数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