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风险·监管 :责任主体视域下的 “威胁”研究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万物互联和科技推进下的人工智能,在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既有社会规则带来诸多挑战。其中控制论催生下的赛博格,因其人机融合技术模糊了生物伦理与技术伦理的特点,引发了赛博格威胁讨论。控制论和会聚技术为人的主体性标准和侵权责任划分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的脑机接口技术更是模糊了赛博空间与物理空间的界限,从而导致规则适用乏力,科技与人的融合将引发新的犯罪风险。从界定治安实体开始,借助哲学层面的主体性思考,技术层面的脑机接口认定,以及会聚技术带来的生物与科技融合,可以明确划分人与机器的界限,对技术辅以必要的道德管控,建立普遍共识的治理框架,提高全域伦理观或为破解赛博格威胁提供可能。

  • 人技共生:人类世、技术圈与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人类世”概念的提出,意在凸显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面貌的深刻影响已达到足以形成全新地质时代的程度。在此新兴地质纪元中,人类与技术之间呈现出双向影响的显著特征,这表明,我们再也无法将技术仅仅视为由人类发明以满足和实现人类意图的应变量。相反,我们必须正视技术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深度反作用,并且认识到这种反作用不是人类可随意调控的。本文基于有效加速主义与减速主义的技术发展路线之争,借助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之隐喻、“技术圈”概念以及生物界共生关系的类比,力图阐明人类与技术之间可能的共生形态。这些共生形态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共生、偏害共生,其中,互利共生被视为人类与技术间理想的共生状态。本文进一步指出,赛博格作为人机融合的存在,为实现互利共生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最后,基于生物价值与智能在生命中的统一性,本文强调,作为智能延伸的技术,因其不具备自足性,故无法保持价值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