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额尔古纳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为该地区族际通婚创造了前提条件。在以单一的农牧业为生计方式的经济结构中,额尔古纳族际通婚圈以地缘性通婚圈为主,对通婚对象和通婚地域的选择往往发生在所处集体内。旅游业的发展,使额尔古纳市居民脱离了单一的农牧业而兼营旅游业和多样化产业,额尔古纳市居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旅游业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多的外地居民来到额尔古纳市旅游或者经营产业,既扩展了居民的社会流动空间、打破了流动受限和交流受限的局面,也扩展了居民的交友空间。扩展后的社会流动空间和交友空间,改变了额尔古纳市居民的通婚圈,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通婚模式发展为跨市、跨省的远距离、跨地域族际模式。生计方式的转型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变了当地通婚圈的范围,促进了多样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不同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交融搭建了桥梁。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摘要]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纵深发展,族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我国各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族内通婚为主,以族际通婚作为补充。流动人口形成了以汉族流动人口为中心的族际通婚圈。人口迁移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跨民族通婚,流动后结婚的人口比流动前结婚的人口族际通婚比例更高,且大部分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趋势在增强。一方面,族际通婚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优化了民族关系;另一方面,融洽的民族关系也会对族际通婚产生“回馈效应”,促使地理通婚圈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