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大器之成”异文异义考辨诠解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摘要:传世本《老子》“大器晚成”句,随着帛书本、竹简本,以及北大本的相继问世,其文字呈现形式增加了“大器免成”“大器曼成”和“大器勉成”三种异文。学界据此而展开的各种诠释,又可归纳出七种异义,分别是“大器晚成”说、“大器免成”说、“大器免盛”说、“大器䟂成”说、“大器惰成”说、“大器勉成”说,以及“异文同源”说。而对以上诸说进行归纳,并配合历代诠解的梳理,又可得出三大意义系统,分别是“大器有成”系统,“大器无成”系统,以及“有无兼具”系统。从老子哲学几乎具有无限诠释空间的立场出发,“大器之成”诸种异文与异义,其实均具有其各自不容被否定的思想合理性与存在合法性。以此为前提来看,目前学界相关研究成果所普遍呈现出的“定于一尊而是此非彼”的理论倾向就多少显得有失偏颇,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不仅不利于我们更为全面、系统地把握老子哲学,亦会阻碍我们对于老子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鉴于此,以更为宏观、包容的视角重新看待“大器之成”句的各项异文异义,并进一步挖掘其间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或可有助于推进我们对老子哲学的认识。而由此得出的老子“成器之道”中的造物思想,恰可转化为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