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22
摘要: 湘赣边秋收起义是由中共中央总策划、中共湖南省委定主方案前敌委员会指挥具体行动的军事起义。起义中,三级领导体系有力指导、积极反馈且相互配合,为起义的顺利爆发提供了有力前提条件;数次决策演变,体现了不唯上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思想内涵;而“首倡民主集中制原则”“奠基党指挥枪理论”“高举群众路线旗帜”三个鲜明特征,则为我党以后的组织建设、军队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注入了更多的精神力量。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凝结成的重要精神资源,蕴含着强大的育人功能,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助力“四史”教育的顺利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其政治性与思政课育人性高度契合,其真实性与高校思政教学需求相匹配,其时代价值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相得益彰。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育人功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功能。依据红色文化资源的自身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及评价等方面积极探寻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用活用好用实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创新性转化。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作为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革命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革命精神,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媒介。明确革命文物的定义与范畴,是探究其价值的前提。革命文物以实物形态蕴含并展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而革命精神的话语构建又赋予革命文物以厚重内涵与深刻意义,两者相互激荡、同驱同载,共同揭示了革命文物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因此,革命文物在构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过程中,必然表征出深化精神理解、拓展精神疆域及铸牢国民精神基石等多维价值。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12-26
摘要:全面激活坚持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内生动力,不仅是党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促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通过自我革命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局破题推动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自我革命的提出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强调其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和内在逻辑。通过分析自我革命精神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党的使命任务中的重要地位,探讨自我革命对党的建设的引领作用和时代价值,通过运动以推动党的自我革新与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活力。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智媒化传播既是顺应智媒技术驱动的产物,也是革命精神传播主动求变的结果。在这一进程中,智媒技术推动着革命精神传播的全方位变革,集中体现在党的长期执政、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和美好生活需求的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再造。但这种变革绝非一帆风顺,由于存在资本技术合谋加重传播内容娱乐化乱象、技术自主诱发传播主导权失控风险、智能鸿沟加剧传播对象分立化倾向、信息泛滥引发传播影响力弱化后果等现实困境,构成了制约革命精神智媒化传播的主要阻碍。对此,应深入了解智媒化发展中革命精神传播的发生机制,从顶层设计、价值引领、矩阵构建和以智促治等层面探讨应对挑战的实践策略。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摘要】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仍闪耀政治本色,奥秘深藏于自我革命精神与党内政治文化的同生互动结构。自我革命精神对于党内政治文化中的先进政治文化,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对于党内政治文化中存在的中性文化,具有价值引领作用;对于党内政治文化中存在的腐朽落后文化,具有扫荡涤除作用。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具有净化、完善、革新、升华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意蕴,需从动力强化、观念传导、纠错纠偏上同向发力,破解思想观念、行为、制度建设层面的现实挑战,推进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1-16
摘要:广昌战役,作为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关键防御战役,军事战略与精神价值并重。虽战役失利,但其孕育的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的动力源泉。本文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阐释了广昌战役对新时代的启示:坚持理想信念,面对挑战,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文章首先梳理了广昌战役的历史脉络,剖析了其失败的军事和政治根源,探讨了其在党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入分析了苏区精神与长征精神,指出广昌战役精神与这些革命精神的内在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关键构成。在新时代背景下,强调了广昌战役精神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文章提出,应借鉴广昌战役的智慧,弘扬苏区精神,促进革命老区振兴,文化传承与创新,助力构建“美丽莲乡·幸福广昌”。最后,强调广昌战役的历史经验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呼吁深刻理解其历史价值,转化为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本文旨在提供新视角,激发全民族奋斗精神,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