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滕固美术史学中的多重民族-国家叙事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近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叙事,既是政治浪潮,又是文化浪潮。滕固是现代美术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从美术史分期、风格学转化、士大夫画发展三个层面,叙述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史。他是从美术史理论层面,探寻民族—国家叙事的先驱者。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指出滕固对中国美术史作了三种分期,前两种政治性表达强烈,概念的使用时见生硬,第三种对古代艺术风格进行全程描述,婉转揭示中国风格有独立、发展、圆满等阶段,这种温和叙事在其后的著述中被延续。其次,通过概念的分析与比较,可知滕固最早引入欧洲的风格学,将之看作新史学和齐平欧洲的学术方法。他将国家形象、民族风格、写实发展、对外开放观念融入其中,转化了沃尔夫林的视觉形式分析。其所作唐宋绘画史和整理国故追求的客观性比较接近,但未脱离形式分析的某些规范。其风格学兼顾中国的文献学传统,处在中西范式之间、学术与政治之间。再次,滕固将士大夫分成“高蹈型式”“馆阁型式”,肯定士大夫画理论,归纳士大夫画有四个阶梯,承认士大夫乃民族文化的曾经参与者。他兼及南北宗理论、风格学、社会学,并没有将士大夫画上升到政治批判。他从写实递进和社会学层面分析唐宋绘画,指出唐宋山水画是士大夫对自然的征服史,是士大夫的社会发展史。士大夫及其绘画,由此成为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见证。滕固不将历史与现实混同,对历史和士大夫有同情式理解,其民族—国家叙事甚显文化自觉。他没有用政治规划学术,没有激进地反传统,同时也较好地借鉴了欧洲的风格学研究,将之与中国的当前文化与学术构建相联系。滕固的学术经历及其转向,见证了一个五四青年从政治呼喊走向学术考量的转变,见证了文化层面的民族—国家叙事具有更长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