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蓬勃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本文基于CFPS 三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 DID 模型,探究了高铁开通对农民幸福感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且该结论通过运用工具变量法、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更换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和运用 PSM-DID模型后结果仍然稳健: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县域高铁开通通过增加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提高医疗资源可获得性和提高农民旅游消费意愿,进而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因而,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实行宏观考虑、合理统筹与科学规划,促使更多的资源要素通过高铁线路从东部、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流动,让更多农民切实享受到交通设施建设带来的“增福效应”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高速铁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而时空距离的压缩能否提升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仍有待检验。基于此,通过手工收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高速铁路开通数据,并以此作为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服务业上市企业TFP的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相比,高铁开通后使得沿线服务业企业TFP获得显著提高,其效应大小为TFP标准差的23%左右。考虑到高铁以客运为主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表明,高铁通车能够带来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和当地市场潜能的扩大、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在集聚效应和企业技术进步这两条机制的作用下,位于高铁城市的服务业企业TFP将得到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服务业企业TFP的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生活性服务业和大城市中。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是促进商品流通、扩展消费空间、提振消费内需的重要推动力。将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04~2018年地级市层面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从消费支出、消费结构与消费率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高铁开通有利于沿线城市消费支出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率提升,且这一作用随着高铁站与市中心距离的延长而衰减;第二,高铁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城市等级与区位异质性;第三,高铁可以通过时空压缩与市场一体化效应促进消费支出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率提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7-12
摘要: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要素更有效组合,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劳动者收入,优化人口地区分布的有效方式。本文以高铁建设为切入点,利用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高铁线路开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建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者收入,从而吸引人口流入、扩大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是非均衡的,不仅取决于初始禀赋,还取决于产业结构、公共服务供给和制度环境等因素。本文研究展现了高铁建设与人口地区分布的关系,揭示了通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口地区结构和激发经济活力的路径及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