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05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按照IASB 的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是由资产和负债的差额来定义及计量的;按照 IASB(2008)的 IFRS 3,并购商誉已被明确定义为被收购方的不可辨认资产之组合,但是该准则关于并购商誉计量的基本思路是,以被收购方净资产收购日公允价值与其可辨认净资产收购日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基础,然后加上收购方在收购日为并购协同效应所支付的那部分对价于收购日的公允价值。这就形成了并购商誉计量的会计逻辑困境——首先,可辨认净资产在会计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其次,按照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净资产和可辨认净资产本应该是被计量者,而商誉作为资产之一部分,是计量者,但商誉却被净资产及会计逻辑上不成立的可辨认净资产来计量,到底谁应计量谁?总之,并购商誉的现行计量逻辑在数理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在会计逻辑上是不成立的。造成这一逻辑困境的底层成因在于 IASB 的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没有能够从经济本质上定义清楚“所有者权益”要素和厘清“可辨认净资产”这一概念。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摘 要】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短债长用这种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200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短债长用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短债长用的程度越高,所有者权益的价值相关性越强,而净利润的价值相关性越弱。机制检验表明,加剧经营风险是短债长用影响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价值相关性的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产权、处于成长期、高盈余质量和低代理成本可以削弱短债长用对投资者信心的负面影响,从而负向调节短债长用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经济后果,对理解短债长用、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完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