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西方经济学有关市场失灵、福利国家等著述都无法令人满意。《资本论》基于集体vs个人视角提出的“集体力”,构成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现代工业社会本质上是集体力在物质生产、知识生产、社会交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资本主义制度不仅让资产阶级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而且无偿占有集体力。集体力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就在于,将集体的应得还给人民。由于集体力是多层次的,因此也应当是多级所有的。多级所有涵盖从纯粹的公有制到纯粹的私有制之间的各种所有形式,其多级公有符合马克思有关未来社会所有制的设想,而构建于私有制之上的多级所有只是确认了有限的集体力公有化。因此,逐步推进集体力公有化,能够以帕累托改进的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V1] | 2024-04-29 10:58:06 | PSSXiv:202404.00193V1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